塑膠加工工業中所用的各類機械和裝置的總稱。某些流體和固體輸送、分離、破碎、磨碎以及乾燥等通用性機械和設備,在塑膠加工工業中也佔有重要地位,所以常列為塑膠機械。現代塑膠機械的設計和製造,除有賴於機械工程和材料科學的發展外,特別與塑膠工程理論研究的進展密切相關。

  按塑膠製品生產過程,塑膠機械可分為塑膠配混機械、塑膠成型機械、塑膠二次加工機械和塑膠加工輔助機械或裝置等四大類。塑膠配混機械用於各種形式的塑膠配混料的製造,包括捏合合機、煉塑機(開煉機和密煉機)、切粒機、篩選機、破碎機和研磨機等。塑料成型機械又稱塑料一次加工機械,用於塑料半制品或制品的成型,包括壓塑機、註塑機、擠塑機、吹塑機、壓延機、滾塑機、發泡機等。塑料二次加工機械用於塑料半制品或制品的再加工和後處理,包括熱成型機、焊接機、熱合機、燙印機、真空蒸鍍機、植絨機、印刷機等。金屬加工機床也常用於塑料二次加工。塑料加工輔助機械或裝置用以實現塑料加工過程的合理化,包括自動計量供料裝置、邊角料自動回收裝置、註塑制品自動取出裝置、註塑模具快速更換裝置、註塑模具冷卻機、自動測厚裝置以及原材料輸送和貯存設備等。這類輔助機械或裝置,已成為現代化塑料加工過程自動化所不可缺少的部分。

  塑料機械的完善程度直接影響塑料半制品或制品的質量、產量和成本,因而必須能適應塑料配混和加工過程的溫度和應力的變化,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熔融物料性能變化,並適應化學腐蝕和機械磨損等特殊條件。近年來,塑料品級的專用化,工程塑料的發展,復合材料的出現,塑料產品結構大型化、輕量化和薄壁化等技術的發展要求塑料機械達到:針對制品生產目的而成套化;高速、省力、自動化,以提高制品生產效率;保證產品規格和質量誤差最小的精密程度;能耗低,占地少,操作維護便易而安全。

  密煉機 全稱密閉式煉塑機。是塑料配混用的主要設備之一。按工作原理可分為間歇式和連續式兩類。密煉機的主要結構參數為轉子的轉速、直徑、長度及密煉機總容量。圖1為橢圓形轉子式間歇式密煉機的結構。它由密煉室、轉子、上頂栓(壓料裝置)、下頂栓(卸料裝置)、加熱冷卻裝置以及傳動系統等組成。其工作原理是:混合料由加料鬥進入密煉室,在兩個相對旋轉的轉子的間隙、轉子與密煉室內壁間隙、轉子與上下頂栓的間隙中,受到不斷變化的剪切、捏煉和摩擦作用,使塑料生熱而塑化,並混合均勻。間歇式密煉機已趨於標準化和系列化。市售密煉機按總容量有 4、25、50、75、150、250、380l等規格。

  由於間歇式密煉機不適用於連續生產,60年代研制出連續式密煉機。較常用的有轉子式連續密煉機和雙螺桿混煉機。雙螺桿混煉機種類很多。一般具有物料強制輸送能力,混煉功能強,物料在雙螺桿中的停留時間短,而且雙螺桿的自潔性能好,能及時消除積料,減少物料降解現象,故應用日益普及。圖2

為雙螺桿混煉-切粒機。

  註塑機 又稱註射成型機。其工作循環見圖3。按物料塑化方式可分為螺桿式和柱塞式註塑機,60年代後,柱塞式註塑機逐步被螺桿式註塑機取代。按註射裝置的位置可分為臥式、立式和角式註塑機。各式註塑機的規格,國際上采用註射容量(cm3)/合模力(t)表示法。例如,SI-190/90,即表示註塑機註射容量為190cm3 ,合模力為90t。螺桿式註塑機由4部分組成(圖4):

  ① 註射裝置:由料筒、螺桿、噴嘴、料鬥、計量裝置、螺桿傳動裝置、註塑壓缸和註射座移動壓缸等部件組成。其主要作用是使塑料熔融並塑化均勻,再在一定壓力和溫度作用下將定量的熔融料註入註塑模中。

  ② 合模裝置:又稱鎖模裝置。由合模壓缸、動模板、定模板、合模機構、拉桿、脫模裝置安全柵門等組成。其主要作用是保證模具按規定程序和速度開啟和閉合,並保證有足夠的合模力使模具緊密閉合。合模裝置分液壓式、機械式和液壓/機械混合式三大類。

  ③ 液壓傳動和電氣控制系統:保證註塑機按註塑工藝所規定程序的壓力、速度、溫度和時間準確無誤地工作。液壓傳動系統由動力油泵、方向閥、節流閥、壓力閥和油箱等組成。電氣控制系統由動力控制、動作程序控制和加熱控制等系統組成。

  除通用的熱塑性塑料註塑機外,還有熱固性塑料註塑機、發泡註塑機、排氣式註塑機和反應註塑機等專用品種。

  擠塑機 又稱擠出機。通常按螺桿數目分為單螺桿擠塑機、雙螺桿擠塑機和多螺桿擠塑機,以前兩者居多。單螺桿擠塑機(圖5)由塑化系統、加熱與冷卻系統、傳動系統和電氣控制系統 4部分組成。塑化系統的主要部件是螺桿,根據塑料及其制品的品種,選擇不同結構的螺桿。常用擠塑機的螺桿直徑為30~250mm,轉速為30~300r/min。螺桿長度通常為直徑的20~25倍,最大為30倍。擠塑機機筒多用電加熱器加熱,多用水或空氣冷卻。擠塑機所用的傳動機多為整流子電動機或直流電動機。

  以擠塑機為中心配合各種供料和後續設備 (如引出、定型、冷卻、卷取、截斷等設備),即可組成生產板、膜、管、帶、絲等制品的生產線。擠塑機也可用於塑料配混。

  吹塑機 又稱中空制品成型機。可分為擠出吹塑機、註射吹塑機和特殊結構吹塑機三大類。拉伸吹塑機可歸屬於上述每一類中。

  擠出吹塑機是擠出機與吹塑機和合模機構的組合體(圖6),由擠出機及型坯模頭、吹脹裝置、合模機構、型坯厚度控制系統和傳動機構組成。型坯模頭是決定吹塑制品質量的重要部件之一,通常有側進料型模頭和中央進料型模頭(圖7)。大型制品吹塑時多采用蓄料缸式型坯模頭。蓄料缸容積最小為1kg,最大可達240kg。型坯厚度控制裝置用於控制型坯壁厚,控制點最多達128點,一般為20~30點。擠出吹塑機可生產容積范圍為2.5ml~104l的空心制品。

圖6 擠出吹塑機

  註射吹塑機是註塑機與吹塑機構的組合體,包括塑化機構、液壓系統、控制電器及其他機械部件。常見的類型有三工位註射吹塑機(圖8)和四工位註射吹塑機。三工位機有預制型坯、吹脹和脫模三個工位,每工位相隔120°。四工位機則多一預成型工位,每工位相隔90°。此外,還有工位間相隔180°的雙工位註射吹塑機。註射吹塑機生產的塑料容器尺寸精確,無需二次加工,但模具費用較高。

  特殊結構吹塑機是用片材、熔融料和冷坯為型坯吹塑具有特殊形狀和用途的空心體的吹塑機。由於生產的制品的形狀和要求不同,吹塑機的結構也各異。

  壓延機 將預熱至加工溫度的熱塑性塑料,經過至少兩個異向旋轉的壓輥的輥隙,使其成為連續薄膜或片材的塑料加工機械。通常和物料輸送、篩析、計量、捏合和塑煉等先導裝置,引離、牽引、壓花、冷卻、測厚、卷取、截斷等後續裝置,以及傳動、監控和加熱裝置等組成完整的壓延生產線,生產軟硬薄膜、片材、人造革、墻紙和鋪地卷材等產品。壓延機按壓輥數分為二輥、三輥、四輥和五輥等類型。按壓輥排列形式可分為F、Z、S和L等型(圖9)。

  壓延機由機架、壓輥及其調節裝置、傳動系統和加熱系統等部分組成(圖10)。機架通常用鑄鐵制成,直接安裝在鑄鐵或鑄鋼機座兩側,用以支承壓輥軸承、軸交叉或壓輥預彎曲裝置、壓輥調節裝置、潤滑裝置和其他輔助裝置。壓輥由冷硬鑄鐵、鑄鋼制成,其長徑比根據壓輥材料的彎曲強度選定,約為2.6~3.5。為瞭補償壓輥受力產生的彎曲變形而造成制品厚度不勻的缺陷,壓輥多制成腰鼓形,還可利用輥交叉裝置和輥預彎曲裝置消除制品的厚度不勻。每個壓輥采用單獨電動機傳動。壓輥加熱一般采用水蒸氣或過熱水,要求兩端溫差不超過 1℃。每個壓輥均有獨立的自動加熱系統。現代壓延機都使用滾柱軸承代替傳統的滑動軸承,以節約能量,提高軸承壽命和制品厚度的精度。

圖10 塑料壓延機

  根據壓延機規格的不同,所產軟聚氯乙烯薄膜厚度為50~1000μm,硬聚氯乙烯薄膜的最小厚度為60μm。

  熱成型機 用於熱塑性塑料片材的成型機基本上有兩種形式:片卷供料式和單片供料式。片卷供料式熱成型機以卷筒形片材供料,或直接與片材擠出機連成流水生產線。單片供料式熱成型機則因送入的預截片料而得名。

  連續式片卷供料式熱成型機(圖11)頗為流行,能以高速生產優質制品,並按模合規格供應,最普及的有60×60,90×90,125×106cm等規格。這類熱成型機常設計有長度3~4倍於最長模具尺寸的加熱爐。大部分加熱爐是電加熱,並安裝在可從片材輸送系統移開的架上。烘爐有 C型框式和落門式兩種主要形式。熱成型系統多采用液壓或機械驅動。

圖11 片卷供料式熱成型機

  單片供料式熱成型機可分為回轉式和梭式兩類(圖12)。回轉式熱成型機常用於大量制品生產。常見的有三工位標準熱成型機,工位回轉度為120°;也有四工位熱成型機,即增加一加熱工位。梭式熱成型機具有一成型工位,片材夾在夾框上,然後在加熱爐上方往復移動。也設計成兩個成型工位和一個烘爐組成的雙工位熱成型機。這類熱成型機的加工適應性較廣。

  

參考書目

 Herbert Schaab und Klaus Stoeckhert,Kunststoff Maschinen-Führer,Carl Hanser,München,1979.

 北京化工學院、天津輕工業學院主編:《塑料成型機械》,輕工業出版社,北京,1982。

 北京化工學院,華南工學院合編:《塑料機械設計》,輕工業出版社,北京,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