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宋代風格的織錦。又稱宋式錦、仿宋錦。以江蘇蘇州為主要產地。

  清代康熙年間(1662~1722),蘇州織染局模仿宋代“淳化閣帖織錦”的22種圖案,組織生產織錦,稱為宋錦,沿襲至今。1910年,蘇州“夏慶記”、“陸萬昌”的宋錦曾在南洋勸業會上獲金牌獎和優等獎。

  宋錦為斜紋組織絲織品。其經線分地經和麵經兩種。地經為彩色熟絲,作地紋組織;面經為本色廠絲,壓抑緯線浮長。緯線用彩色絲線,採用分分段調換色緯的織法,達到色彩豐富的效果。宋錦的圖案大多為傳統吉祥圖案,其構圖主要有兩種格式:一是各種方、圓錦繡的格子形狀,並在格子中間設計動物、花卉作為主花,在周圍格子中設計幾何形小花紋,規整嚴謹;二是以幾何形狀作骨架,再分佈各種賓花,排列均勻,對稱連續。宋錦的色彩處理采用幾種深淺層次相近的退暈手法,和諧而秀美。宋錦分大錦、合錦、小錦 3種。大錦作官員服飾、名貴書畫裝裱之用,合錦和小錦作一般的裝裱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