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管理(見管理工程)的重要內容之一。它是以系統的最優為目標,運用嚴密的思維推理和科學的分析計算,對系統的基本問題進行有目的、有步驟的探索和分析的過程。系統是由若幹個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單元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大到國民經濟全局,小到一個工廠、一個產品都可以成為一個系統。系統概念的確立,有助於安排和組織複雜的生產經營工作。系統分析的應用範圍很廣,針對一個機械工廠完整的體系,尤其適用於下列幾個方面:①戰略性問題的分析,如廠址選擇、產品研究和開發、企業業技術改造等重大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和決策分析;②企業系統及其各個子系統(即生產系統、物流系統、資源系統、人事系統、資金系統和信息系統)的設計和改進;③企業的長遠計劃、經營計劃、大型產品的進度計劃和生產作業計劃、期量標準的系統分析。

  簡史 人類的系統思想由來已久。古代工匠營造宮殿、陵寢和水利等大型工程時,就已有瞭整體、發展和選優等系統思想的萌芽。公元前250年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樞紐是一項當之無愧的系統工程。18世紀以來哲學和應用數學的發展,為系統分析作瞭理論上和方法上的準備。20世紀40年代,在生產的社會化和全球性戰爭的推動下,科學傢開始從理論高度運用系統觀點處理實際問題。1950年,美國蘭德公司開始從事武器系統的分析研究,繼而又進行國傢安全政策等系統分析。60年代,企業界開始運用系統分析進行管理決策。1972年,以美、蘇為主的12個國傢組成瞭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IIASA)的國際性機構,系統分析遂逐漸廣泛應用於農業、交通運輸、能源、環境生態以及國民經濟發展規劃等方面。1978年,中國開始建立系統分析的隊伍。西安交通大學等院校相繼成立瞭系統工程專業。中國科學院建立瞭系統工程的專業研究所。

  系統分析的步驟 系統分析是一個邏輯的、數學的和業務的綜合工作過程,可分為7個步驟。

  ① 確定目標:系統的目標必須具有功能上的可行性、應用環境的適應性、總體性和長遠性。多目標應濃縮簡化為單目標,或按其重要程度建立目標的優先程序。

  ② 收集資料:調查研究、收集資料的質量和數量是系統分析準確性的前提,也是定性定量分析的基礎。在收集資料的基礎上確定系統元素和環境因素及其相互之間的影響關系。

  ③ 確定方案:方案一般分為離散和連續兩類。前者如價值工程,可能是某一結構的幾種改進方案;後者如庫存管理中的訂貨批量,是一個連續函數。在確定方案之前必須具備為達到同一目的的各種不同的替代方案,供權衡比較。

  ④ 建立模型:模型是以數學方程、圖像和物理過程形式來表達系統實體的一種科學方法,要求準確、簡明。構成數學模型的要素是常數、參數、變量和函數等4部分。在建立模型的過程中需要進行仿真試驗。

  ⑤ 系統優化:廣泛采用運籌學的方法,根據目標函數和約束條件進行優化。

  ⑥ 系統決策:根據系統優化所得到的方案,結合變化不定的未來情況,對方案系列從功能和效益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必要時還可應用計算機模擬,從中選擇最優方案。

  ⑦ 檢驗:檢驗方案是否能滿足目標和約束條件。如滿意即可建議為可行方案,如不滿意則應進行再調整,即依次在確定方案、收集資料和確定目標等環節擴大輸入信息,然後按新步驟進行分析,直至選出滿意的方案。

  一般地說,系統分析往往是一個多次循環、不斷向系統目標接近的過程,直至達到滿意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