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訂、貫徹和推廣應用標準的活動過程。標準是對科學技術和經濟領域中某些多次重複的事物給於公認的統一規定。標準的制訂必須以科技成果和實踐經驗為基礎,經有關各方協商一致,由主管機構批準,並以特定形式發佈,作為共同遵守的準則。標準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經驗的積累而不斷更新。

  發展過程 遠古時代,人類在重複製造各種勞動工具的過程中逐漸產生的工具定型化傾向,是標準化思想的萌芽。隨著社會分工工的發展和生產力的提高,出現瞭計量器具和計量單位並逐步統一。中國秦代曾以政令形式對文字、貨幣、計量器具、兵器和車輛的輪距等作出全國性的統一,促進瞭當時經濟文化的發展。北宋時期畢升首創的活字印刷術,已蘊含著現代標準化的一些方法和原理。18世紀末,標準化進入新興的工業領域。1793年美國的E.惠特尼制造瞭零部件可以互換的步槍。他用模板銑削和研磨不規則的幾何形狀,並用樣板檢驗,保證瞭零部件的互換性和通用性,開創瞭大規模的互換性生產。F.W.泰勒在19世紀末推行標準操作法(見泰勒制),把標準化應用於企業生產作業管理。20世紀初,標準化開始進入有組織活動的歷史階段。1901年英國成立工程標準委員會。1906年成立的國際電工委員會,是最早的國際性的標準化組織。1926年成立國際標準化協會(ISA),1947年演變成為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中國於1957年加入國際電工委員會,1978年加入國際標準化組織。

  現代標準化內容日益豐富並趨於系統化,如產品質量、環境保護、安全衛生、能源與節能、人-機系統、信息技術等方面的標準化得到重視和發展。在開展國際貿易和國際技術協作中,國際標準的重要性日益引起各國重視。

  作用 標準化的主要作用表現在:①為實行科學管理奠定基礎,為保證產品質量提供依據;②為全面節省人力、物力,合理利用資源和提高經濟效益創造條件;③有利於合理簡化產品的品種規格,加快品種的發展;④有利於加強相互理解,消除國際貿易的技術障礙,促進貿易發展;⑤具有保障人身安全,改善環境衛生,以及保護消費者利益和全社會利益的功能;⑥有利於促進科研新成果的迅速推廣和利用,從而加速科學技術進步。

  分級 中國標準根據其適用范圍分為國傢標準、專業標準、企業標準三級,下級標準不得與上級標準相抵觸。

  國傢標準 由國傢標準化主管機關批準、發佈,在全國范圍內統一執行。國傢標準主要包括:有關互換、配合和通用技術語言方面的重要基礎標準;有關人民健康和環境保護的標準;基本的原料和材料標準;有關廣大人民生活和量大面廣、跨部門生產的重要工農業產品標準;通用的零部件、元器件、構件、配件和工具、量具的標準;通用的檢驗、試驗方法標準等。

  專業標準 由主管專業機構批準、發佈,在一定專業范圍內統一執行。專業標準包括某些不列入國傢標準范圍的產品標準;通用的零部件、配件標準;專業用的設備、工藝裝備、工具和特殊原材料標準;典型工藝規程和作業規范;專業用的術語、符號、規則、方法等標準。

  企業標準 由企業或其上級管理機構批準發佈,隻限於在企業內部使用的各種標準。企業可根據自己的特點和需要,選定所采用的國傢標準和專業標準的內容和范圍,也可以制訂要求高於國傢標準和專業標準的技術條件。

  機械產品標準化 機械產品標準化的主要形式和方法有系列化、通用化、組合化和模塊化4個方面。

  系列化 通過對同一類產品發展規律的分析研究和國內外產需趨勢預測以及生產條件增長可能的全面的技術經濟分析,對同類產品的基本結構型式和主要參數等作出合理的安排和規劃,其中包括確定參數系列、編制產品系列型譜和進行系列設計等內容。確定參數系列,就是對產品某些基本參數及其起主導作用的主參數,進行合理分檔、分級,構成產品的系列型譜,以便用合理的產品規格有效地滿足國民經濟各部門的需要,並為指導產品品種發展和用戶選購產品提供基本依據。型譜中列出產品主參數、型式、基型系列和變型系列,以及它們之間的零部件通用化關系,用以指導產品的設計和組織生產。進行系列設計就是在系列型譜的指導下,先設計基型產品,而後進行包括各種變型的系列設計,以縮短設計周期,加快品種的發展。

  通用化 在同類產品或不同類產品中,對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和結構的零部件進行統一化工作,目的是擴大零部件的制造批量和重復使用范圍,減少產品設計和制造中的勞動量,保證結構、質量的穩定性,提高滿足產品多樣化需求的應變能力,並便於組織專業化生產和協作,以降低成本。企業一般都把通用件編成圖冊,供設計人員使用。在進行系列設計時,全面分析產品基型系列和變型系列中零部件的共性和個性,選定通用零部件。在系列產品批量生產以後,隨著產品結構的改進和新系列產品的增多,繼續擴展通用化范圍。

  組合化 利用可互換的通用部件和追加的專用部件,組合成專用的機械產品。如組合機床是由動力頭、轉塔刀架、滑臺和立柱等通用部件為基礎,追加一些專用部件如卡頭、孔板等,組合成各種用途的專用機床。

  模塊化 以功能分析為基礎制成可以互換的通用功能模塊,用來組成基型產品和多種變型產品。首先對產品的零件、部件或組件系統等各個單元,設計成功能相同和連接要素相同而結構不同的基本通用功能模塊。再根據對用戶需求的預測,設計一些功能不同而連接要素相同的應變通用功能模塊。基本模塊可以組拼不同品種的系列產品,加上應變模塊就可以增加產品的其他功能。

參考書目

 魏爾曼著,蘇錫田等譯:《標準化是一門新學科》,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北京,1980。(C.Veman,Standar-dization-a new discipline,Indian Standards Ins-titution,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