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千斤頂和交替填塞的柱塊,將在地面上就地拼裝或灌築成型的屋蓋結構逐步頂升到設計標高的施工方法。這種方法無需大型起重設備,可將在地面施工完畢的整個屋蓋,包括屋面防水、油漆及管線等,一次頂升就位。一般有上頂升和下頂升兩種。

  ① 上頂升法。千斤頂倒支於屋蓋結構支點下的墊塊上,墊塊即為以後的柱帽。開始時,柱帽支承於柱基塊的兩側冀上,隨著千斤頂的進油和回油,填進臨時墊塊和換填正式柱塊,柱帽即將屋蓋結構逐步升高。柱塊為方形和門字形形(見圖)。柱塊在安裝時宜及時鋪墊水泥砂漿及焊接幫條,並對柱塊的開口加以封閉,以增強柱子的穩定性。上頂升法中千斤頂的頂升重量恒定,穩定性較好,目前采用較多。因屬高空作業,頂升過程中應采取措施,防止屋蓋結構偏移,並註意頂升的同步。

  ② 下頂升法。千斤頂始終放在柱基上,隨頂隨填柱塊,可以減少高空作業,但頂升重量逐漸增加,尤其是在柱基處形成活動支點,穩定性差,已較少采用。

  頂升法也有用格構柱的,比填柱塊安全,能防止結構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