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機中一種不正常燃燒的現象。汽油機正常燃燒時,火花塞點火後經過短暫的著火延遲期的準備,在電極間隙附近形成火焰核心,火焰從火焰核心以30~40米/秒的速度向四周的未燃混合氣區傳播,使燃燒室內混合氣循序燃燒,直至結束(見圖)。通過高速攝影研究汽油機爆震時發現,在汽油機燃燒室內火焰傳播過程中,遠離火花塞的未燃混合氣(末端混合氣),被已燃混合氣的膨脹所壓縮,此處的局部溫度因熱輻射作用而超過燃料的自燃溫度,從而產生自發反應,形成一個或多個火焰核心。即在正常火焰傳播播到以前先行發火自燃,發出極強的火光,燃燒溫度常在4000℃以上,火焰傳播速度達200~1000米/秒以上,比正常燃燒的火焰傳播速度高幾十倍。高速傳播的爆震燃燒使氣缸內產生壓力沖擊波,並在氣缸壁面上反射和反復沖擊,造成強制振動並產生高頻噪聲,即敲缸現象。壓力波的沖擊使壁面的氣膜減薄,向氣缸壁的傳熱損失增大,結果功率下降,燃料消耗率上升,汽油機過熱,冷卻水和機油溫度增高。持久的爆震破壞氣缸壁油膜,加劇氣缸壁的磨損,嚴重時會使機件損壞。避免爆震的措施有:使用高辛烷值汽油,燃用過濃混合氣,使末端混合氣本身不易發火;降低進氣溫度,加強末端混合氣的冷卻,延遲點火時刻,以降低末端混合氣的溫度;利用可燃混合氣的湍流和旋流,提高正常火焰傳播速度,或設計緊湊的燃燒室,合理佈置火花塞位置,縮短火焰傳播距離,以縮短正常火焰傳至末端混合氣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