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樑在勘察設計、施工和運營管理各階段所進行的測量工作。測量的繁簡程度隨橋樑的類型、大小、長短與河道地形情況而異。

  勘測設計階段 為瞭選擇橋址,需要搜集比例尺為1:25000或1:50000的地形圖,為橋樑設計需測繪較大比例尺(1:10000)的橋渡位置圖及1:1000或1:500的橋址地形圖,並選擇水文斷面測定水深、流向、流速及計算流量。

>  施工階段 建立施工平面和高程控制網點(見工程控制測量),用以放樣橋梁中線和墩臺、保證橋梁架設的質量。對於幹涸及淺水河道,可用鋼尺直接丈量或間接測距方法測設橋軸線和墩臺中心位置;對於深水河道則采用測角網、測邊網、邊角網,建立平面控制。高程控制,一般采用水準測量方法,佈設基準點(還兼作運營階段沉降觀測的高程依據)與施工水準點。過河水準測量可采用水準儀傾斜螺旋法或經緯儀傾角法和光學測微法等進行對向觀測(見工業建設施工測量)。

  橋墩 施工時的定位測量多采用前方交會角差圖解法、前方交會法、距離交會法等。施工中除瞭檢測圍囹、沉箱、沉井的穩定性之外,需要隨著它的下沉,測定其在平面上的偏移值、下沉深度以及傾斜度。橋梁墩臺竣工後,應測定其中心的實際坐標及其間的實際距離,進行水準測量,建立墩臺頂上的水準點,檢查墩臺頂各處和墊石的高程,丈量墩臺各部分的尺寸,繪制竣工平面圖,編制墩臺中心間距和墩臺頂水準點高程一覽表,為架設上部結構提供資料。上部結構架設的測量工作有支座底板(見橋梁支座)的放樣,縱軸線的檢查。主柱豎直性的檢查以及拱度測定等。架設完畢後,應對它進行竣工測量,編繪平面圖,拱度曲線圖、縱斷面圖等。

  運營管理階段 為瞭保證行車安全和及時維修加固,應觀測墩臺的沉陷和水平位移。沉陷觀測采用精密水準測量。墩臺沿上下遊方向的水平位移,可利用視準線法和波帶板激光準直法測定,墩臺順橋中線方向的位移觀測,應用特制的鋼線尺或精密光電測距儀測定。上部結構各節點在堅直方向的變形值用水準測量方法測定。沉陷和位移觀測需要定期進行,初始周期應短些,其後可適當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