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膠凝材料將集料膠結成整體的工程複合材料的統稱。通常講的混凝土一詞是指用水泥作膠凝材料,砂、石作集料,與水(加或不加外加劑和摻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經攪拌、成型、養護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稱普通混凝土。它廣泛應用於土木工程。

  混凝土的歷史 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年代。其所用的膠凝材料為粘土、石灰、石膏、火山灰等。自19世紀20年代出現瞭波特蘭水泥後,由於用它配製成的混凝土具有工程程所需要的強度和耐久性,而且原料易得,造價較低,特別是能耗較低,因而用途極為廣泛(見無機膠凝材料)。

  20世紀初,有人發表瞭水灰比等學說,初步奠定瞭混凝土強度的理論基礎。以後,相繼出現瞭輕集料混凝土、加氣混凝土及其他混凝土,各種混凝土外加劑也開始使用。60年代以來,廣泛應用減水劑,並出現瞭高效減水劑和相應的流態混凝土;高分子材料進入混凝土材料領域,出現瞭聚合物混凝土;多種纖維被用於分散配筋的纖維混凝土。現代測試技術也越來越多地應用於混凝土材料科學的研究。

  混凝土的種類 按膠凝材料分有:①無機膠凝材料混凝土,如水泥混凝土、石膏混凝土、矽酸鹽混凝土、水玻璃混凝土等;②有機膠結料混凝土,如瀝青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等。按容重分有:①重混凝土,容重2600~5500公斤/米3或甚至更大;②普通混凝土,容重2400公斤/米3左右;③輕混凝土,容重為500~1900公斤/米3的輕集料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大孔混凝土等。按使用功能分主要有:結構混凝土、保溫混凝土、裝飾混凝土、防水混凝土、耐火混凝土、水工混凝土、海工混凝土、道路混凝土、防輻射混凝土等。按施工工藝分主要有:離心混凝土、真空混凝土、灌漿混凝土、噴射混凝土、碾壓混凝土、擠壓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等。按配筋方式分有:素(即無筋)混凝土、鋼筋混凝土、鋼絲網水泥、纖維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等。按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分有:幹硬性混凝土、半幹硬性混凝土、塑性混凝土、流動性混凝土、高流動性混凝土、流態混凝土等。

  混凝土的原材料 水泥、石灰、石膏等無機膠凝材料與水拌和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可塑性;進而通過化學和物理化學作用凝結硬化而產生強度。一般說來,飲用水都可滿足混凝土拌和用水的要求。水中過量的酸、堿、鹽和有機物都會對混凝土產生有害的影響。集料不僅有填充作用,而且對混凝土的容重、強度和變形等性質有重要影響。

  為改善混凝土的某些性質,可加入外加劑。由於摻用外加劑有明顯的技術經濟效果,它日益成為混凝土不可缺少的組分。為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或硬化後混凝土的性能,節約水泥,在混凝土攪拌時也可摻入磨細的礦物材料──摻合料。它分為活性和非活性兩類。摻合料的性質和數量,影響混凝土的強度、變形、水化熱、抗滲性和顏色等。

  混凝土的制備 配合比設計 制備混凝土時,首先應根據工程對和易性、強度、耐久性等的要求,合理地選擇原材料並確定其配合比例,以達到經濟適用的目的。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通常按水灰比法則的要求進行。材料用量的計算主要用假定容重法或絕對體積法。

  攪拌 根據不同施工要求和條件,混凝土可在施工現場或攪拌站集中攪拌。流動性較好的混凝土拌合物可用自落式攪拌機;流動性較小或幹硬性混凝土宜用強制式攪拌機攪拌。攪拌前應按配合比要求配料,控制稱量誤差。投料順序和攪拌時間對混凝土質量均有影響,應嚴加掌握,使各組分材料拌和均勻。

  輸送與灌築 混凝土拌合物可用料鬥、皮帶運輸機或攪拌運輸車輸送到施工現場。其灌築方式可用人工或借助機械。采用混凝土泵輸送與灌築混凝土拌和物,效率高,每小時可達數百立方米。無論是混凝土現澆工程,還是預制構件,都必須保證灌築後混凝土的密實性。其方法主要用振動搗實,也有的采用離心、擠壓和真空作業等。摻入某些高效減水劑的流態混凝土,則可不振搗。

  養護 養護的目的在於創造適當的溫濕度條件,保證或加速混凝土的正常硬化。不同的養護方法對混凝土性能有不同影響。常用的養護方法有自然養護、蒸汽養護、幹濕熱養護、蒸壓養護、電熱養護、紅外線養護和太陽能養護等。養護經歷的時間稱養護周期。為瞭便於比較,規定測定混凝土性能的試件必須在標準條件下進行養護。中國采用的標準養護條件是:溫度為20±3°C;濕度不低於90%。

  混凝土的性能 主要有以下幾項:

  和易性 混凝土拌合物最重要的性能。它綜合表示拌合物的稠度、流動性、可塑性、抗分層離析泌水的性能及易抹面性等。測定和表示拌合物和易性的方法和指標很多,中國主要采用截錐坍落筒測定的坍落度(毫米)及用維勃儀測定的維勃時間(秒),作為稠度的主要指標。

  強度 混凝土硬化後的最重要的力學性能,是指混凝土抵抗壓、拉、彎、剪等應力的能力。水灰比、水泥品種和用量、集料的品種和用量以及攪拌、成型、養護,都直接影響混凝土的強度。混凝土按其標準養護28天的抗壓強度劃分的強度等級,稱為標號,常用的為100、150、200、250、300、400、500號等。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僅為其抗壓強度的1/8~1/13。提高混凝土抗拉、抗壓強度的比值是混凝土改性的重要方面。

  變形 混凝土在荷載或溫濕度作用下會產生變形,主要包括彈性變形、塑性變形、收縮和溫度變形等。混凝土在短期荷載作用下的彈性變形主要用彈性模量表示。在長期荷載作用下產生的塑性變形,稱為徐變。由於水泥水化、水泥石的碳化和失水等原因產生的體積變形,稱為收縮。

  耐久性 在一般情況下,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但在寒冷地區,特別是在水位變化的工程部位以及在飽水狀態下受到頻繁的凍融交替作用時,混凝土易於損壞。為此對混凝土要有一定的抗凍性要求。用於不透水的工程時,要求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滲性和耐蝕性。

  展望 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用途最廣、用量最大的一種建築材料。按預定性能設計和制作混凝土;研制輕質、高強度、多功能的混凝土新品種;利用現代新技術,大力發展新工藝、新設備;廣泛利用工業廢渣作原材料等,都是今後需要不斷解決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