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水工程中從江河、湖泊、水庫及海洋等地表水源中取水的設施,分為固定式和移動式兩大類。

  固定式取水構築物 位置固定不變,安全可靠,應用較為廣泛。由於水源的水位變化幅度、岸邊的地形地質和冰凍、航運等因素,可有多種佈置。常見的有四種:

  江心進水頭式 由取水頭部、進水管、集水井和取水泵房組成成。常用於岸坡平緩、深水線離岸較遠、高低水位相差不大、含砂量不高的江河和湖泊(圖1)。原水通過設在水源最低水位之下的進水頭部,經過進水管流至集水井,然後由泵房加壓送至水廠。集水井可與泵房分建或合建。當取水量小時,可以不建集水井而由水泵直接吸水。取水頭部外壁進水口上裝有格柵,集水井內裝有濾網以防止原水中的大塊漂流雜物進入水泵,阻塞通道或損壞葉輪。

  江心橋墩式 也稱塔式。常用於水庫,建於尚未蓄水時。構築物高聳於水體中,取水、泵水設施齊全,用輸水管送水上岸。可以在不同深度取水,以得到水質較好的原水。

  岸邊式 集水井與泵房分建或合建於岸邊,原水直接由進水口進入。一般適用於岸坡較陡,深水線靠近岸邊的江河。對含砂量大或冰凌嚴重或兩者均出現的河流,取水量又較大時,可采用鬥槽式取水構築物,它是一種特殊的岸邊式取水構築物,其前以圍堤築成一個鬥槽,粗砂將在鬥槽內沉淀,冰凌則在槽內上浮。中國西北地區有多處鬥槽式取水構築物。

  底欄柵式 以山區溪流作為水源時,為避免急流中的砂礫,用低壩抬高水位,壩內有引水渠道,渠頂蓋欄柵。水流溢過壩頂時從欄柵進入渠道,流至沉砂池沉除泥沙後,再用水泵輸出。

  移動式取水構築物 適用於水位變化大的河流。構築物可隨水位升降,具有投資較省、施工簡單等優點,但操作管理較固定式麻煩,取水安全性也較差,主要有兩種:

  浮船式 水泵設在駁船上,直接從河中取水,由斜管輸送至岸上。水泵的出水管和輸水斜管的連接要靈活,以適應浮船的升降和搖擺。當采用階梯式連接時,須隨水位漲落改換接頭位置(圖2)。當采用搖臂式連接時,加長聯絡管為搖臂,不換接頭,浮船也可以隨水位自由升降。浮船取水要求河岸有適當的坡度(20°~30°)。浮船式取水構築物在中國西南和中南地區較多。80年代,單船供水能力已超過每日10萬米h

  纜車式 由泵房、坡道、輸水斜管和牽引設備等四個主要部分組成(圖3)。取水泵設在泵車上。當河流水位漲落時,泵車可由牽引設備沿坡道上下移動,以適應水位,同時改換接頭。纜車式取水適宜於水位漲落速度不大(如每小時不超過2米)、無冰凌和漂浮物較少的河流。(見彩圖)

江心橋墩式取水構築物

適用於多泥沙河流的鬥槽式取水構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