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足目最大的亞目。頭部僅與第1胸節癒合,頭部和複眼一般較小,無柄,有些種無眼;腮足內肢一般分節。本亞目已知有91科,880餘屬,約6000種絕大多數海生,也有一些淡水種。在中國海區常見的有鉤蝦科、雙眼鉤蝦科、蜾蠃蜚科等。

  鉤蝦類第1觸角具有3節的柄和多節的鞭。顎足觸鬚具2~4節。2對腮足發達,多呈捕捉型亞螯狀。下唇構造常很複雜,呈花瓣狀,各種形狀不同。具5對步足,簡單,爪狀。一般具發達的底節板,複卵片4對。腹節發達,分節節一般明顯。腹肢3對發達,雙枝型遊泳用,尾節完全,或有缺刻,或分叉,尾肢單枝或雙枝。粗壯,有的種可用以彈跳。雌雄異體,雄體一般觸角較發達,具短小交接器;雌體胸部具有復卵片。雌體輸卵管將卵塊送於育卵囊內受精和孵化(見圖)。

  鉤蝦類海產種分佈於熱帶、溫帶及南北極帶海域,生活於潮間帶、潮下帶和深海。大洋深淵的種類稀少。它們大多數為底棲性種,或生活在海藻間,或潛藏在沙中,或棲息於特殊的管或洞穴中。活動時爬行或側臥彈跳式遊泳,也有少數為浮遊性種。鉤蝦主要捕食動、植物的腐質和碎屑。

  鉤蝦的個體變化多樣,主要與它們的生境密切相適應,如管棲或穴居的蜾蠃蜚,可將分泌物與泥沙形成棲管或在洞穴棲息,具有巨大呈足形的第二觸角,身體變得背腹平扁;潛沙棲居的雙眼鉤蝦科,具有平截的額角和透鏡狀的2對單眼;沙棲的合眼鉤蝦科(Oedicerotidae)具有帽簷式發達的額角,兩眼大而集中在頭部背面;遊泳性種類身體較纖細,具有很多長剛毛;海藻間生活的種類第一觸角多具副鞭等。

  個體多數在10毫米左右,也有體長小於1毫米者,最大深海種北極種個體可達140毫米。鉤蝦類的很多種是海產養殖業的重要餌料,如蜾蠃蜚的某些種是對蝦人工養殖的主要餌料種之一,已人工大量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