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子菌亞門的1綱。包括無隔擔子菌中子實體永久閉合或者直到孢子成熟後才開裂的擔子菌。大多數腹菌的子實層在孢子放出的時候不明顯,擔子已經解體。腹菌的造胞組織有5種發育類型。①蜂窩型:如黑腹菌目、硬皮馬勃目、鳥巢菌目等;②珊瑚型:如馬勃菌目和高腹菌目;③多蓋型:如縫裂菌科、原鬼筆菌科、籠頭菌科等;④單蓋型:如鬼筆菌科和軸灰包目;⑤迷路型:如腹菌目。

  腹菌早期常生於地下,成熟後露出地面,有些種類完全生在地面,多與朽木有關。

  腹菌的分類相當復雜,至今沒有完全統一的系統。1933年,E.D.菲舍爾依據擔子的構造和子實層的發育,曾將本綱下分6目:腹菌目、硬皮馬勃目、鳥巢菌目、馬勃菌目、鬼筆菌目和軸灰包目。70年代以來,多數學者承認9目:軸灰包目、鬼筆菌目、馬勃菌目、高腹菌目、腹菌目、鳥巢菌目、黑腹菌目、硬皮馬勃目和柄灰包目。

  腹菌中有許多種類可食,如短裙竹蓀和長裙竹蓀都是名貴的食用菌,中國已可人工栽培。大馬勃和白鬼筆菌等在幼嫩時可食用。另有許多種類,如紫色馬勃、大馬勃等,可供藥用(見藥用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