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弨目躄魚科的1屬,有24種,通稱躄魚。體稍側扁,腹部膨大。頭大,額部常具一凹窩,或無凹窩。眼小,上側位。口較大,上位,下頜突出。兩頜牙尖銳,排列呈梳狀。鰓孔為一小圓孔,位於胸鰭基部下方或後方。鰓耙退化。頭、體和尾部裸露或被小鱗,或被絨毛狀小棘,還常具肉質須狀突起。背鰭具3鰭棘,第一和第二鰭棘互相靠近,位於吻部,第一鰭棘又叫吻觸手,第三鰭棘在眼後頭部,鰭條部具12~14鰭條;臀鰭具6~8鰭條,鰭條全部或部分分支;胸鰭較長,具假臂;腹鰭5,近喉位,具4或5不不分支鰭條;尾鰭圓形。

  躄魚為暖水性近岸底層小型魚類,主要產於印度-西太平洋,北起中國、日本、南至澳大利亞,大西洋西側亦較東側多。為熱帶和亞熱帶海魚類,常潛伏於海灣灘塗、淺海地區巖礁及珊瑚叢中,以假臂狀胸鰭在海底匍匐爬行,常擺動吻觸手誘食小魚及底棲甲殼動物,遇敵害時腹部即充滿空氣漂浮於水面。大都產浮性卵。有時個別個體隨暖流達高緯度海域。有些種類體色隨環境變異。

  中國產5種,即三齒躄魚(見圖)、毛躄魚、錢斑躄魚、駝背躄魚、黑躄魚。

  躄魚個體小,皮膚粗糙,不作食用,多作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