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的1綱。本綱成員是僅以化學能為能源的革蘭氏陰性細菌。本綱的名稱是由N.E.吉本斯和R.G.E.默裡於1978年提出的分類單位。

  本綱細菌種類龐雜。現依取得能量時所氧化的化合物性質,將本綱分為化能無機營養菌和化能有機營養菌兩類。前者氧化氨、亞硝酸、硫化物和元素硫等無機物取得能量,以二氧化碳為唯一的碳源,如硝化桿菌科和硫桿菌屬的細菌;後者僅能氧化有機物取得能量,並以其為碳源,如腸桿菌科和擬桿菌科的細菌,其中有的可在自然界界中營腐生生活(如螺菌),有的營共生生活(如根瘤菌),有的營寄生生活(如奈瑟氏球菌、黃單胞菌),另外還有專性細胞內寄生菌如立克次氏體目的細菌。依照取得化學能的代謝途徑,可分為發酵性細菌和呼吸性細菌,前者營發酵代謝(如擬桿菌科和韋榮氏球菌科的細菌);後者營呼吸代謝,其中有的以分子氧為最終電子受體(如假單胞菌),有的以氧化性的無機鹽為最終電子受體(如硫酸鹽或硝酸鹽),而脫硫弧菌則以硫酸鹽為最終電子受體行厭氧呼吸。

  本綱細菌有球狀(奈瑟氏球菌屬)、桿狀(假單胞菌屬)和螺旋狀(螺菌屬)。大多數種類的細胞單獨或成對生存,不形成細胞集合體。有些種類的細胞相連成鏈,並裹以外鞘形成長絲(如球衣菌)。有的種類細胞連同所分泌的粘液如粘孢子形成多種形態的子實體(如粘細菌目)。這一現象在原核生物中是僅有的。本綱內大多數種類的細胞壁是剛硬的,但有些種類的細胞壁是柔軟的,菌體可以屈撓(如粘細菌目、噬纖維菌目和螺旋體)。有的種類能形成胞囊(如固氮菌)或形成粘孢子(如粘細菌目的成員),但沒有形成內生芽孢的種類。本綱細菌運動或不運動,運動的或在界面上滑行、或在液體中用鞭毛遊動。

  由於本綱細菌間的親緣關系難以確定,目前還沒有一個完整的分類系統。

  本綱細菌有些是人類和動物的致病菌,如引起霍亂的霍亂弧菌、引起傷寒的傷寒沙門氏菌、引起腦膜炎的腦膜炎奈瑟氏球菌、引起多種動物流產的佈魯氏菌、引起人和動物鉤端螺旋體病的鉤端螺旋體、引起人和動物多種膿腫的擬桿菌;有些是植物的致病菌,如引起蔫萎的黃單胞菌、引起青枯病的青枯假單胞菌、引起軟腐病的胡蘿卜軟腐歐文氏菌等。有的可用於工農業生產,如用於濕法冶金的氧化硫硫桿菌、與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的根瘤菌;有的可用於污水處理,如動膠菌、球衣菌和排硫硫桿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