伝餇目的1科,有4屬25餘種,通稱伝餇。體長一般為200~300毫米,大的可達500毫米,個別達1.5米。體平扁,軀幹部粗短。頭大,圓盤狀。吻寬闊。眼位於頭背面。口寬大,上位。下頜突出。上下頜、犁骨與齶骨均具大小不等的犬牙或尖牙,可向內倒伏。體裸露無鱗,頭的周緣及體側具許多發達的皮質突起。第一背鰭具5~6鰭棘,第一鰭棘在吻上形成吻觸手,端部長圓形具皮瓣;第二背鰭與臀鰭相對稱;胸鰭寬大,側位,邊緣具小皮瓣,2鰭條基骨在鰭基形成假臂;腹鰭短小,喉位;尾鰭小,圓圓形。具幽門盲囊。

  為暖水性和溫水性底層魚類,分佈於各大洋熱帶、亞熱帶和溫帶水域。常生活於沿岸大陸架的海底,個別種類生活於深海。常半埋於海底沙泥中,露出大口及眼睛,潛伏不動,由第一鰭棘特化成擬餌樣的吻觸手在大口前面擺動,以捕食魚類。主要捕食石首魚類、魴鎡、鰩、靨虎魚類等,也食蝦類。體長600~900毫米的伝餇能遊至水面捕食水鳥。春季產卵,卵浮性,數卵常包於粘液囊內,隨後粘液囊裂開,卵單獨在海面漂浮。

  孵出的仔魚有復雜的變態;小魚頭上有刺,長大後逐漸消失。成魚產卵後移向近岸,並大量攝食,冬季返回較深海區越冬。

  中國產黃伝餇、黑伝餇(見圖)等3屬3種。

  伝餇科魚類肉供食用,鮮食或醃制成鹽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