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離子組成的化合物。它一般由電負性較小的金屬元素與電負性較大的非金屬元素所組成。基於電負性的差別,在化合過程中,金屬元素的外層價電子將轉移給非金屬元素,從而在離子化合物中形成具有較穩定電子構型的正、負離子。例如金屬元素鈉和非金屬元素氯的電負性分別為0.9與3.0,在氯化鈉中每個鈉原子將轉移一個電子給氯原子,因此,氯化鈉是由帶正電荷的鈉離子(Na+)與帶負電荷的氯離子(Cl--)所組成的離子化合物。

  在離子化合物中,離子間的結合力以庫侖靜電引力為主,正、負離子在空間排列上具有交替相間的結構特征。多數離子化合物在固態或晶態下是透明的不良導體,但離子化合物的溶液和離子化合物的熔融態均能導電。這正是有離子存在其中的證明。離子化合物整體上的電中性,決定瞭化合物中各類正離子帶電量的總和應與諸負離子帶電量(絕對值)的總和相當。這一關系將對離子化合物正、負離子的組成比和電價比等結構因素有所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