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萜類色素。為一種四萜,分子式C40H56。類胡蘿蔔素為一類顏色從黃到紅的色素,廣泛分佈於動植物界。1831年首次由胡蘿蔔內分離出來,後又從綠葉內取得。由胡蘿蔔中取得的胡蘿蔔素含有15%的α異構體,85%的β異構體和0.1%的γ異構體。類胡蘿蔔素的一般結構為開鏈形或長鏈上連有脂環的類型,其發色系統含有許多共軛軛碳-碳雙鍵,因此又稱為多烯色素。

  幾乎所有的胡蘿卜素都溶於脂肪和類脂中,極少數水溶的胡蘿卜素,如藏花素含有羧基,並可生成水溶性鹽或成酯。有些類胡蘿卜素具有生理活性,有些色素為維生素A原,對動物和人類起重要作用。已知的類胡蘿卜素都可歸於以開鏈的番茄紅素為母體,經過簡單化學變化,如環化、雙鍵移動、部分氫化而引入羥基、羰基、甲氧基或氧橋等,轉變為衍生物。三種胡蘿卜素和番茄紅素的結構式如下:

  

  

  

從上面四個式子中可以看出,分子中所有雙鍵上的大取代基都處於反式,故又稱為全反式結構。極少數的多烯色素含有一個或幾個順式結構。在光、熱或催化作用下,一部分的反式雙鍵可以轉變為順式雙鍵。類胡蘿卜素遇濃硫酸常可產生深藍或藍紫色,偶爾也有先產生藍綠色,加水後顏色消失;遇濃鹽酸產生藍色。在氯仿中遇三氯化銻產生藍色,可用於定量分析。

  已知類胡蘿卜素達400多種,有些用於食品著色,有些作為維生素A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