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化學式表明化學變化的式子,也稱化學反應式。例如氫氣和氧氣發生化學變化生成瞭水,可以用下列化學方程式表示:

反應物的化學式寫在左邊,生成物(也叫產物)的化學式寫在右邊,中間以等等號相連。按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後各元素原子數目不變,所以各化學式前面應加上適當的系數,使方程式兩邊的原子數目相等。例如在上式中H2的系數為2,O2為1,H2O為2,則左邊和右邊都是4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在討論化學平衡問題時常用

代替 以強調反應的可逆性。也有時用─→代替 ,以強調反應的單向性,或用─→表示同時發生副反應。

  化學方程式不僅表明反應物、生成物各是哪些物質,而且還表明瞭它們之間的質量關系。如上述化學方程式表示2摩爾H2和1摩爾O2起反應,生成瞭2摩爾H2O,也表示4.03176克氫氣和31.9988克氧氣起反應,生成瞭36.03056克的水。所以,按照化學方程式可以進行基本化學計算。

  電解質在水溶液裡電離成離子,離子間的化學變化可以用離子化學方程式表示。例如氯化鋇溶液和硫酸鈉溶液相作用,發生反應的是鋇離子和硫酸根離子,所以它們的離子化學方程式是:

Ba2+SO42-─→BaSO4

Na +Cl -在溶液中沒有發生變化,所以可以不列入方程式,這種化學方程式簡稱離子方程式。

  化學變化總是伴隨著熱量變化,凡註明熱量變化的化學方程式叫做熱化學方程式。例如,1摩爾碳和1摩爾氧在25℃、1大氣壓條件下生成1摩爾二氧化碳時,總是放出393千焦的熱,它們的熱化學方程式是:

C(s)+O2(g)─→CO2(g)  ΔH=-393kJ

式中s表示固態,g表示氣態,若是液態則用l表示。Δ H代表反應熱,負值表示放熱反應,即生成物的焓小於反應物;正值表示生成物的焓大於反應物,是吸熱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