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性火山巖。是地球洋殼和月球月海的最主要組成物質,也是地球陸殼和月球月陸的重要組成物質。1546年,G.阿格裏柯拉首次在地質文獻中,用basalt這個詞描述德國薩克森的黑色巖石。漢語玄武巖一詞,引自日文。日本在兵庫縣玄武洞發現黑色橄欖玄武巖,故得名。

  化學和礦物成分 玄武巖主要礦物是富鈣單斜輝石和基性斜長石;次要礦物有橄欖石、斜方輝石、易變輝石、鐵鈦氧化物、鹼性長石、石石英或副長石、沸石、角閃石、雲母、磷灰石、鋯石、鐵尖晶石、硫化物和石墨等。玄武巖的化學成分如表。

玄武巖化學成分(重量%)

  分類 按SiO2飽和程度和堿性強弱,玄武巖被分為兩大類:①拉斑玄武巖(即亞堿性玄武巖),是SiO2過飽和或飽和的巖石。不含橄欖石和霞石,以含斜方輝石、易變輝石為特征。它的SiO2與全堿的關系是(Na2O+K2O)/(SiO2-39)的值小於0.37。②堿性玄武巖,SiO2不飽和,富堿。含橄欖石和副長石(如霞石)、沸石等,後兩種礦物有時與堿性長石或鉀質中長石、鉀質更長石一起,呈填隙物產於基質中;不含斜方輝石、易變輝石,僅含富鈣的單斜輝石,即透輝石質普通輝石。(Na2O+K2O)/(SiO2-39)的值大於0.37。上述兩類玄武巖的進一步命名,一般以特征礦物為依據。其中重要的種屬是粗面玄武巖(堿性長石的含量超過長石總量10%)、碧玄巖(副長石或沸石含量較高,並含橄欖石)、堿玄巖(不含橄欖石,其他同碧玄巖)、霞石巖及白榴巖(副長石為主要淺色礦物,不含或很少斜長石)、更長玄武巖(又名橄欖粗安巖,一種富含更長石的堿性玄武巖)、中長玄武巖(又名夏威夷巖,一種含中長石的堿性玄武巖)、細碧巖(含鈉長石或更長石的海相拉斑玄武巖)、苦橄玄武巖(富含自形橄欖石的拉斑玄武巖)、高鋁玄武巖( Al2O3大於16.5%、礦物組成介於橄欖玄武巖和堿性玄武巖之間的造山帶暗色巖石,已不常采用)。

  月球玄武巖是構成月球的主要巖石之一,由月球外層約200公裡深處形成的巖泉,經多次噴發(至少5次)在月表結晶(約1050℃)而成。是月球上最年輕的巖石,形成於距今33~37億年間,幾乎相當於已知的地球最古老巖石。月球玄武巖細粒、多孔,主要由輝石、斜長石和鈦鐵礦組成。其中輝石含量約50~59%,普通輝石多於易變輝石;斜長石約20~29%,為培長石或鈣長石;鈦鐵礦含量約10~18%。次要礦物有橄欖石、鉻鐵礦-鈦尖晶石、隕硫鐵、鐵、方英石、金紅石、磷灰石、白磷鈣礦、銅、雲母、鎳黃鐵礦及若幹尚未鑒定出的礦物。月球玄武巖的化學成分變化較大,特別是Al2O3和FeO,分別變化於7~25%和5~25%之間,一般以貧矽,富鈦、鐵為特點。

  結構和構造 玄武巖結晶程度和晶粒的大小,主要取決於巖漿冷卻速度。緩慢冷卻(如每天降溫幾度)可生成幾毫米大小、等大的晶體;迅速冷卻(如每分鐘降溫100℃),則可生成細小的針狀、板狀晶體或非晶質玻璃。因此,在地表條件下,玄武巖通常呈細粒至隱晶質或玻璃質結構,少數為中粒結構。常含橄欖石、輝石和斜長石斑晶,構成斑狀結構。斑晶在流動的巖漿中可以聚集,稱聚斑結構。這些斑晶在玄武巖漿通過地殼上升的過程中形成(歷時幾個月至幾小時),也可在噴發前巨大的巖漿儲源中形成。基質結構變化大,隨巖流的厚薄、降溫的快慢和揮發組分的多寡,在全晶質至玻璃質之間存在各種過渡類型,但主要是間粒結構、填間結構、間隱結構,較少次輝綠結構和輝綠結構。

  玄武巖構造與其固結環境有關。陸上形成的玄武巖,常呈繩狀構造、塊狀構造和柱狀節理;水下形成的玄武巖,常具枕狀構造。而氣孔構造、杏仁構造可能出現在各種玄武巖中。

  在爆發性火山活動中,熾熱的玄武質熔巖噴出火口,隨其著地前固結程度的差異,形成不同形狀的火山彈:紡錘形火山彈、麻花形火山彈、不規則狀火山彈,以及牛糞狀、餅狀、草帽狀或蛇形和扁平狀濺落熔巖團。

  次生變化 玄武巖在水熱作用下發生變化。最易變化的是橄欖石,其次是輝石和斜長石。玄武巖玻璃常受火山後期熱液水氣影響,變化為富水的橙玄玻璃(最高含水量達35%)。玄武巖經風化,最終可變為黃褐色玄武土,如果SiO2被淋濾,餘下水鋁礦和氧化鐵混合物,就可構成鋁土礦。

  分佈和產狀 玄武巖分佈廣泛,遍及各大洋和各大洲。主要呈巖被、巖流產出,並經常伴生一些玄武質火山碎屑巖。少數玄武巖呈巖墻、巖床、巖株或其他形式的淺成侵入體。

  玄武巖的產狀表現為兩種噴發方式:①裂隙式噴發,往往構成大面積的泛流玄武巖,裂隙式噴發通道經常表現為與玄武巖成分相仿的巖墻群,但它們往往被後來的巖流掩埋而不易發現。中國西南部大面積分佈的峨嵋山玄武巖即是一例,它形成於晚二疊世,分佈面積約26萬平方公裡,一般厚度為600~1500米,西部最厚處達3000米以上,屬拉斑玄武巖類,顯著富TiO2。在泛流玄武巖中,單個巖流平均厚度約10~100米,流動距離可達100~150公裡以上。一個地區的玄武巖往往由幾次或幾十次噴發形成,噴發間隔時間可長可短,有的長達幾十萬年。②中心式噴發,構成玄武巖火山錐及其鄰近的熔巖流和火山碎屑巖。中國東部,北起黑龍江,南至海南島的廣大地區,是一個以堿性玄武巖為主、兼有拉斑玄武巖的復合巖區,噴發於新生代,以中心式噴發為主,有數百座火山錐,尤以黑龍江-吉林、內蒙古高原、集寧-大同、南京地區、雲南騰沖、廣東雷瓊地區和臺灣為豐富。

  按產出的構造環境,玄武巖分4種:①發育於深海洋脊的玄武巖。大致以每年1.5×1010噸速率自洋脊湧出,屬拉斑玄武巖類,故又名深海拉斑玄武巖,以低含量的K2O、TiO2、全鐵和P2O5、高含量的CaO,區別於其他玄武巖。由於海底擴張,來自洋脊的深海拉斑玄武巖成為洋殼的主要組成。②發育於洋盆內群島和海山的玄武巖。一般由拉斑玄武巖和堿性玄武巖復合構成,其成因可能與上地幔熱柱活動有關。③發育於島弧和活動大陸邊緣的玄武巖。一般近深海溝一側和早期發育的是拉斑玄武巖,規模大,分佈廣,並可能是細碧角斑巖系列的組成部分;向大陸方向,堿含量增高,為堿性玄武巖,但也可以有拉斑玄武巖與之共生,它們形成於島弧和造山活動最後階段或穩定以後,通常規模較小而零散。所謂的高鋁玄武巖以及共生的安山巖、英安巖、流紋巖等,出現於島弧和造山帶發育的中期。太古代晚期綠巖帶的拉斑玄武巖,在成分和產狀上可能相當於新生代島弧的拉斑玄武巖。④發育於大陸內部的玄武巖。它包括由裂隙噴發的大規模泛流拉斑玄武巖和少量的堿性玄武巖,它們受陸殼花崗物質混染。

  成因和礦產 玄武巖由玄武巖漿結晶形成。據推斷,美國夏威夷和俄羅斯堪察加的玄武巖漿直接來自地下60~90公裡深處,並常挾帶近似上地幔的基本組成即二輝橄欖巖成分的深源捕虜體。因此,玄武巖漿起源於上地幔。利用玄武巖捕獲的上地幔巖石包體,模擬進行的熔融試驗表明,玄武巖漿可以由二輝橄欖巖部分熔融產生。

  與玄武巖有關的主要礦種是銅、鐵、鈦、釩、鈷、冰洲石等。與玄武巖中二輝橄欖巖深源包體有關的某些橄欖石、石榴子石以及來自玄武巖的富鋁普通輝石、剛玉、鋯石等巨晶,可以作為寶石。此外,有些玄武巖是鑄石、巖棉、石灰的理想原料,火山灰可作肥料用,與火山活動有關的礦水可作醫用。(見彩圖)

玄武巖 6×9厘米 產地:江蘇六合 中國地質博物館標本工廠供稿

  

參考書目

鄂莫嵐、趙大升:《中國東部新生代玄武巖及深源巖石包體》,科學出版社,北京,1987。

 E.A.K.Middlemost,Magmas and Magmatic Rocks,Longman,London and New York,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