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礦床地質學傢。1907年3月15日生於安徽巢縣,2002年12月19日卒於南京。1934年畢業於中央大學地質學系。1944年獲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任中央地質調查所技正,中央大學、南京大學教授兼地質學系主任,中國國地質學會副理事長。現任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委員(1980年當選)。徐克勤早年調查研究瞭贛南鎢礦,作出瞭基本評價。1947年夏,他發現瞭湖南瑤崗仙大型的夕卡巖型白鎢礦,這是此類礦床在中國的首次發現。1957年他在江西南康首次發現加裡東期花崗巖,以後又長期領導瞭華南多旋回造山運動與多時代花崗巖關系、花崗巖類成因系列、花崗巖類與成礦作用關系等的研究。此項工作的成果獲1982年國傢自然科學二等獎(集體)。70年代中他提出中國東南部一些斷裂坳陷帶中的鐵、銅、硫、鉛、鋅等礦床是(火山)沉積-熱液疊加成因的觀點,獲1987年國傢自然科學三等獎。主要著作有:《中國贛南鎢礦床地質》(1943)、《湖南某地黑鎢礦區中夕卡巖型白鎢礦的發現並論兩類礦床之關系》(1957)、《論我國東南部幾個斷裂坳陷帶中某些鐵銅礦床的成因問題》(1980)、《華南不同時代花崗巖類及其與成礦關系》(1981)和《花崗巖地質與成礦關系》(主編,198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