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由90%或更多的基性斜長石組成的深成巖。深色礦物有各種輝石、橄欖石和角閃石等。斜長巖在大陸和大洋地區都有分佈,從早太古代到新生代都有產生,但在前寒武紀地區形成巨大的塊體。按斜長巖的產狀和構造,地球上有3種主要類型:①層狀侵入體型斜長巖,例如格陵蘭斯凱爾戛德侵入巖體、美國斯蒂爾沃特雜巖體和南非佈希維爾德層狀巖體都含幾米厚多層斜長巖,它與輝石巖或橄欖巖互層,被認為是由玄武質巖漿經結晶分異作用形成的。斜長石大多為倍長石(An6585),在其間隙中有輝石、橄欖石和少量磁鐵礦分佈。這些特征是斜長石晶體在巖漿儲集體底層上堆晶假說的主要依據。產生這種成層構造特征的原因是比重較大的輝石或橄欖石晶體在巖漿中沉積較快和巖漿的可能有限的屈服程度。②巨大的地塊型斜長巖,通常為穹隆狀。其中可分兩種亞型:一種是不規則的斜長巖地塊,以加拿大聖約翰湖和米契卡莫拉長石型斜長巖為代表。拉長石(An4563)大形深色晶體,因含微晶深色礦物包裹體而顯示出沿特殊方位出現藍和綠色閃光現象。深色礦物常為橄欖石、各種輝石、鈦磁鐵礦。產於片麻巖地體內,與圍巖接觸關系不明顯,兩者之間的原始年代關系常是不確定的。某些巖體的礦物和結構特征表現為普遍重結晶和強變形現象,但米契卡莫拉長石型斜長巖明顯表示有層狀侵入分異巖體的特征,底部形成細粒橄欖輝長巖,往上變為橄長巖(厚達6公裡)、主體斜長巖、淺色輝長巖以及富鐵質晚期分異巖層。另一種是穹形斜長巖地塊,以紐約州阿迪隆達克和挪威埃格松中長石型斜長巖為實例。這些斜長巖經常與麻粒巖相區域變質作用變質巖和紫蘇花崗巖類共生,中長石(An2348)晶形不規則,並具反條紋長石構造。深色礦物中,橄欖石少見,以單斜輝石和赤鈦鐵礦為主。許多巖體具有條帶或層理,並經常有輝長巖質斜長巖的邊界帶,與圍巖的侵入關系明確,並含前述不規則形拉長斜長巖包體。關於地塊型斜長巖的巖石成因,可能與來自地下深處的熱和揮發物的異常釋放有關。③現代洋殼型斜長巖,見於印度洋中脊層狀火成雜巖,主要是富鈦、鐵輝長巖,僅含約5%貧鈣拉長斜長巖。此外,還有月球型斜長巖。它與地球上的同類巖石相比,角礫狀斜長巖結構呈非常好的細粒狀,被認為是由隕石沖擊粉碎所致,或是由沖擊熔體迅速結晶而成。非角礫狀斜長巖則有晶形完整的鈣長石,與少量橄欖石、尖晶石、輝石、鈦鐵礦、自然鐵共生。月球斜長巖是層狀類型的,是由來自玄武巖質熔體的斜長石堆晶而成。這些富含斜長石的巖石和斜長巖構成月球表面的主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