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鐳射直接測定月球距離的技術。它的基本原理是:通過望遠鏡從地面測站向月球發射一束脈衝鐳射,然後接收從月球表面反射回來的鐳射回波,通過測站上的計數器測定鐳射往返的時間間隔,便可推算出月球距離。月球鐳射測距的原理與經典的天體方位測量原理完全不同。大氣對測距的影響很小,可以根據測站的氣象資料加以修正。在地平高度10°以上,大氣改正的誤差小於1釐米,因此大氣折射不再是觀測精度的嚴重障礙。但由於回波很弱,觀測要求有很好的透明度。

<

“阿波羅”11號後向反射器裝置

  月球激光測距是在1962~1963年激光技術問世後不久著手試驗的。最初隻能接收月球天然表面漫反射的激光回波,由於回波波形無法縮窄,加以地面儀器設備不夠完善,測距精度很低。1969年7月,美國進行第一次載人登月飛行,宇航員在月面上安放瞭第一個後向反射器裝置。它的大小為46厘米見方,上面裝有100個熔石英材料的後向反射器,每個直徑為3.8厘米。這種反射器實際上是一個光學的四面體棱鏡。它有一個很有用的特性:當一束光線從第四面射入,經過三個直角面依次反射後,仍從第四面射出,其方向與入射方向保持平行。在激光測距中,這一特性能保證反射光訊號沿原發射方向返回地面測站,使回波強度大大增加。這樣,利用面積很小的反射器組合就可以使地球上收到激光回波,而且波形不會因此變寬,因而可以達到很高的測距精度。後向反射器的應用,使月球激光測距的精度大大提高。目前,在月球上共安放瞭五個後向反射器裝置,地面測距系統也日趨完善。近年來測距精度已達到8厘米左右。

  月球激光測距系統中采用的激光器大多是脈沖紅寶石激光器,脈沖功率高達千兆瓦,脈沖寬度為2~4毫微秒。激光束經過望遠鏡準直後的發散角僅2~4角秒,一般幾秒鐘發射一次。發射和接收可使用同一個望遠鏡,其口徑一般要大於1米。回波光訊號極其微弱,通常在接收器的陰極面上僅能產生一個光電子,所以相應地發展瞭一套單光電子接收技術。在最近研制的新型月球測距系統中,采用瞭脈寬小於1毫微秒的釔鋁石榴石激光器。這樣,就有可能在幾年內使測距精度達到2~3厘米,相對精度為5×10-11

  地面測站與月面反射器之間的距離及其變化包含瞭十分豐富的信息。幾年來,應用精確的月球測距資料,已經大大改進瞭月球的軌道計算;研究瞭月球物理天平動和內部結構模型;精確測定瞭反射器的月面坐標,改進瞭地面測站的地心坐標以及地月系的質量數據;同時還檢驗瞭引力理論,證明瞭廣義相對論的正確性。今後還會運用精確的月球測距資料來研究地球自轉和極移、測量板塊運動等十分重要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