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下屬的天文研究機構,包括徐傢匯和佘山兩部分。徐傢匯部分在1872年建立,位於上海市區西南角,東經121°26′,北緯31°12′,海拔5米,以時間、緯度、極移、地球自轉、星表和天文地球動力學等項研究為主。1883年開始授時工作,1914年開始用無線電發播時號。目前主要設備有光電中星儀、棱鏡等高儀和光電等高儀。用於守時的有石英鐘、銣鐘、氫鐘、銫鐘,還有時間發播的整套設備。發播呼號為BPV、XSG,發播頻率為5、10、15、9.351和5.430兆赫赫。佘山部分在1900年建立,位於上海西南郊,東經121°11′,北緯31°06′,海拔95米。主要從事天體照相定位、恒星早期演化、人造天體和小行星運動理論等研究,有口徑40厘米雙筒折射望遠鏡一架。近年來,上海天文臺增置瞭人造衛星激光測距儀(發射鏡口徑12厘米,接收鏡口徑30厘米)和人造衛星多普勒接收機,並著手進行射電幹涉儀、紅外天文學的基本實驗以及有關天文儀器和時間、緯度附屬設備的研制工作。出版物有:《上海天文臺年刊》、《授時年報》、《授時公報》和《授時快報》。(見彩圖)

上海天文臺的中國制造Ⅱ型光電等高儀

上海天文臺佘山工作站一角

上海天文臺棱鏡等高儀

上海天文臺佘山工作站激光測距儀

上海天文臺佘山工作站40厘米雙筒折射望遠鏡

上海天文臺銫原子鐘

上海天文臺世界時標準系統工作的部分設備

上海天文臺時頻發播控制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