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來搜索光度有變化(如新變星)或位置有變動(如小行星、大自行恒星)的天體的儀器。將在不同日期、在相同條件下拍攝的兩張同一天區的底片平排分放在儀器底片架上,用適當的光學裝置和機械裝置使兩底片的星像在目鏡視場中重合。儀器可採用三種工作方法:①閃視法。使兩底片上的星像在目鏡視場中交替出現。這時,變星由於星像大小不同就會顯現出脈動。運動的天體則顯現位置閃動。②比色法。通過不同顏色濾光片同時觀看兩張底片的星像,變星看起來呈彩色邊緣,而運動天體看起來便是不同顏色的分立立像點。③立體法。用立體鏡同時觀看兩張底片,變星或運動天體就會產生與正常星不同的立體感。自1956年起,有人將電視應用於閃視比較儀。兩束掃描光分別透過兩張底片後,進入兩個光電倍增管,由光電倍增管輸出的信號在混頻器上相減,其差值經放大後在電視屏上顯示。正常星的兩路信號相抵消,變星顯示或亮或暗的環或斑點。這裡還可接上自動記錄儀,記錄天體的光度或位置的變化。(見彩圖)

北京天文臺的閃視比較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