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前和日沒後的一段時間內天空呈現出微弱的光亮,這種現象和這段時間都叫作“晨昏蒙影”。這種現象是由大氣散射引起的,與季節、當地經緯度和海拔高度以及氣象條件等有關。日出前曙光初露的時刻稱為晨光始;日沒後暮色消失的時刻稱為昏影終。

  晨昏蒙影分三種:①太陽中心在地平下6°時稱為民用晨光始或民用昏影終,從民用晨光始到日出或從日沒到民用昏影終的一段時間稱為民用晨昏蒙影,這時天空明亮,可以進行戶外作業;②太陽中心在地平下12°時稱航航海晨光始或航海昏影終,從航海晨光始到民用晨光始或從民用昏影終到航海昏影終的一段時間稱為航海晨昏蒙影,此時周圍景色模糊,星象陸續消失或陸續出現;③太陽中心在地平下18°時稱為天文晨光始或天文昏影終,這時天空背景上開始顯示或不再顯示日光影響,即將呈現白天或黑夜的景象。按照這樣的定義,可以計算三種晨光始和昏影終的時刻,它們分別刊載在天文年歷和航海天文年歷上。在高緯度地方,每年有一段時期整夜出現晨昏蒙影現象,稱為“白夜”。緯度越高,白夜持續的時期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