鹼性巖中最重要的成員。中、粗粒,淺色,常具淺灰、綠、紅、黃色調。首次在烏拉爾被發現,曾被描述為“花崗巖,其中石英為脂光石所代替”。巖石平均礦物成分為:長石65~70%,霞石20%,暗色礦物10~15%。在某些類型中暗色礦物可達20~25%,有時更多。

  霞石常與長石交生形成微文象結構。霞石常被鈣霞石、沸石類礦物、絹雲母等交代。鹼性長石主要為正長石、歪長石、微斜長石和鈉長石;時有條紋長石。輝石類礦物以霓石、霓輝石為主,透輝石石及鈦輝石少見。輝石斑晶環帶構造發育,往往自中心向外為透輝石、霓輝石、霓石。基質中的霓石常呈針狀。鈦輝石為紫色,常構成霓輝石或透輝石的環邊。角閃石以鈉鐵閃石、富鐵鈉閃石為主,鈉閃石、棕閃石次之,有時出現少量普通角閃石。雲母主要為金褐色鐵黑雲母,時常生長在輝石類及角閃石類礦物的外圍。最常見的副礦物為磁鐵礦、鈦鐵礦、磷灰石、鋯石和榍石。

  常見結構為似粗面結構和似花崗結構。有時出現似片麻狀構造。根據礦物成分和結構、構造特點,霞石正長巖可劃分出一些變種。①雲霞正長巖,其平均礦物成分為:鉀長石30~40%,鈉長石30~40%,霞石20%,鐵黑雲母5~10%。具它形粒狀結構、似片麻狀結構等。②流霞正長巖,其礦物成分為:正長石57%和少量鈉長石,霞石20~25%,霓石、輝石、角閃石7%,少量黑雲母。具半自形粒狀結構和似粗面狀結構。③鈉霞正長巖,其主要特征是其中的長石均為鈉長石。標型的鈉霞正長巖由板狀霞石(15~30%)、長柱狀自形鈉長石(50~70%)及少量暗色礦物(霓石、鐵黑雲母、角閃石等)組成。此外尚有異性霞石正長巖、方鈉正長巖、鈣霞正長巖、假白榴正長巖和方沸正長巖。

霞石正長巖類的化學成分

  霞石正長巖常構成單一或復雜的巖株,有時在片麻巖中呈整合侵入體,具似片麻狀構造。有時構成巖盤、巖盆或巖墻。

  霞石正長巖常與堿性正長巖、堿性花崗巖有成因聯系;有時通過堿性二長巖與堿性輝長巖密切相關。於此種情況,偶爾出現黃長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