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經》是戰國時期墨傢著作的總集《墨子》中的一部分。計有《經上》、《經下》和《經說上》、《經說下》4篇共180條左右。《經說》是對《經》的解釋或補充。有人認為《墨經》是後期墨傢的著作,也有人認為《經》是墨傢創始人墨翟主持編定或自著,《經說》則為其弟子們所著錄。

  《墨經》的先秦竹簡原為4篇。帛卷盛行後,轉抄於帛卷上,“引《說》就《經》,各附其章”;又將整幅帛卷劃分為上下兩截,先用上截,旁行到卷末,再回到卷首下截寫起,即所謂謂“旁行句讀”。後來轉抄到紙冊上,恢復瞭竹簡4篇之舊,但將《經》文上下相間的兩截連抄在一起,以至語議不可理解。清代畢沅細致考究,發現轉抄的錯誤,重行整理;幸虧《經說》的順序無誤,可資訂正。由於《經說》文與相應的《經》文不在一起,而將《經》每條的一字或數字冠於《說》文之前,以便檢索。即所謂“牒經標題”。《墨經》這一先秦著作,文字簡古,訓釋不易;雖經整理,脫訛之處尚多。

  《墨經》的內容、邏輯學方面所占的比例最大,自然科學方面次之;其中屬於幾何學的十餘條,專論物理方面的約二十餘條,此外還有倫理、心理、政法、經濟、建築等方面的條文。

  1941年錢臨照對光學、力學諸條作瞭科學的闡發,此後以科學方法研究它的人漸多。

  在力學方面,《墨經》記載瞭時空觀念和機械運動。《經上》分別用“彌異時”與“彌異所”來定義時間和空間,即綜合具體的"時"與"所",形成“時間”(“久”)與“空間”(“宇”)的觀念。《墨經》認為“運動”(“動”)就是物體位置的遷移,“靜止”(“止”)就是物體在某處停留有一定的時間。由於有瞭類似於“瞬時”(“無久”)的觀念,因此對運動的分析比較深刻;《墨經》還闡明瞭物體運動必定在時空之中進行,運動、時間、空間三者之間有密切聯系。

  《墨經》把“力”定義為“形之所以奮”,意即力是物體(“形”)運動(“奮”)的原因;也有人解釋此條中的力為體力,意即隻有憑借體力人體(“形”)始能有所動作(“奮”)。《經說》指出物體的重量也是力,物體之能下落,或被上舉,都有重力的表現。另一條還指出,物體在隻有重力作用下,下落必取豎直。可見,墨傢對於力、重、運動之間的關系,已有一定的認識。對於力的平衡現象,《墨經》以頭發懸物為例,分析瞭材料是否斷裂,決定於材料的內力和外力是否平衡。對於物體的浮沉和圓球的隨遇平衡,也作瞭規律性的說明。關於杠桿,《墨經》記述瞭等臂和不等臂兩種情況的實驗。墨傢還研究過兩端重量固定,變動兩臂的長短使杠桿偏轉,或者進行過橫梁負重而彎曲的實驗。此外,還論述瞭輪軸、斜面等簡單機械。在這些記載中,多能作出理性的概括。

  

《墨子》中的《經下》書頁 明嘉靖癸醜(1553)刻本 《經下》中有相互聯系的 8條論述瞭幾何光學知識(見彩圖)。首條討論成影,說明影是光照不及所致。次條指出在兩個光源之下,物體能有兩個影。第三條記錄瞭針孔成像實驗,用光線的進行去說明倒像的生成,處處體現出光的直進思想,並用箭的行進作形象的比喻,還認識到光線是從物體射出,進入人目才引起視覺。第四條記述瞭一個有趣的反射現象,即經反射後的日光照到人體,投在地面的人影必在日與人之間。第五條討論瞭直立木桿在光源照射之下,投在地面的影子的長度大小的變化規律。第六條討論平面鏡成像的規律。第七條記載凹面鏡成像的情況。《經》雲:“鑒窪,景(影)一小而易,一大而正,說在中之外、內。”按錢臨照說,這裡“中”指球面鏡的中心和焦點之間的一段空間。當人從遠處向鏡走來,在球心之外時,見到自己縮小的倒像;走在球心和焦點之間,因像在人的背後,故無所見;過瞭焦點又見到自己放大的正像。這種觀察是以人體、人目代替今人用燈燭、白屏的實驗方法。在《經說》中與此條相應的一段,還有些難解的文句尚待探索。其中的“中”似乎是指的幾何點──球心(或焦點),不論“中之外”或“中之內”,都說:“近中則所鑒大,景亦大;遠中則所鑒小,景亦小。”而且提出瞭以“中”為投影參考點的簡單成像作圖法。可能《經說》的作者又以另外的方法做過實驗觀察,因而比《經》更為精詳。第八條記載瞭凸面鏡成像的規律。從這八條來看,頭五條,首論影的成因,次述光和影的關系,第三以針孔成像論證光的直進,接著又說明光的反射,最後討論瞭光、物、影三者的關系;這樣,光學中的影論部分已基本具備瞭,後三條分別論述瞭平面鏡、凹面鏡、凸面鏡的成像規律,這正是光學中像論部分的基本內容,八條合起來即為幾何光學的基礎。這八條的特點在於,不但全是實驗的忠實記錄,極少臆想成分;而且前後連貫構成整體,次序安排合理,邏輯密嚴;雖隻300餘字,堪稱為2000多年前世界上最早的系統的幾何光學論述。

  《墨經》對於物質是否可分問題也有論述。《經下》的“端”是指不可再分割的物質點。(有人認為全書的“端”都隻是論述幾何的點。)《墨經》中還有原始的元素論與物質不滅的樸素思想。

  《墨經》的物理知識大約多源於墨傢成員的手工業實踐。墨翟本人就以技藝高超著稱。墨傢的邏輯方法也有助於科學思維。

  

參考書目

 孫詒讓著:《墨子間詁》商務印書館,上海,1931。

 錢臨照:釋墨經中光學力學諸條,《李石曾先生六十歲紀念論文集》,國立北平研究院,昆明,1942。

 洪震寰:墨經光學八條厘說,《科學史集刊》,第4期,科學出版社,北京,1962。

 洪震寰:墨經力學綜述,《科學史集刊》,第7期,科學出版社,北京,1964。

 徐克明:墨傢的物理學研究,《科技史文集(物理學史專輯)》,第12輯,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上海,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