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巖石學傢和礦物學傢,結構晶體學傢。1853年2月22日生於奧廉堡,1919年5月21日卒於彼得格勒。1872年畢業於軍事工程學校。1883年畢業於聖彼德堡礦業學院。曾任烏拉爾圖林斯克礦區礦業工程師,莫斯科農學院教授,聖彼得得堡科學院副院長,聖彼得堡礦業學院院長。1896年當選為巴瓦爾斯克科學院院士,1919年當選為俄羅斯科學院院士。1885年費多羅夫完成《圖形學基礎》,其中提出的平行面體學說,成為研究晶體結構理論的基礎。1890年他在《等軸晶系對稱》中首次推導出晶體結構對稱可能有的形式,即230個空間群,並且發現瞭結晶學極限定律,為晶體化學的誕生奠定瞭基礎。1889年,他發明瞭雙圈反射測角儀,方便瞭晶體測角的工作。1891年,又發明萬能旋轉臺(或稱費氏旋轉臺),可以在不同方向上對晶體作光學性質的研究。他還提出用“費氏化學四面體”圖示法來表示某些巖石和復雜礦物的化學成分。主要著作還有《結晶學教程》(1891,1897,1901)和《晶體的對稱和結構論文精選》(1949)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