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指在環境相對均一的地段內,有規律地共同生活的各種植物種類的組合。例如一座森林、一片草原、一塊麥田、一個生有水草或藻類的水塘等。植物群落和其他地理成分結合,構成自然地理環境最基本的結構單元。它的外貌特點常成為各種自然綜合體的表徵。植物群落能夠起到固定能量、維持其內部生物的生命活動、推動自然綜合體形成較複雜的結構的作用。

  任何植物群落都是在一定的生境中形成的。天然條件下,從母株散佈到某種生境的植物繁殖體,必須獲得生存空間並並能適應當地氣候、土壤、生物等環境條件才能成長和發展。人工栽培的植物群落雖然依靠人力和輸入能量維持,但仍然受自然條件制約,特別是人類難以控制的氣候條件影響最大。可是,植物通過本身的生命活動也對所在生境產生反作用,逐漸形成特殊的群落內部小環境。小環境內的氣候和土壤條件明顯不同於群落之外的環境,而且在群落內部也會分化出若幹不同的小生境。這些小規模的空間或時間上的變化,對生活其中的植物同樣具有選擇和調節作用。

  各種環境中的植物群落具有不同的生活型組成和數量比例。生活型是植物長期綜合適應特定環境的產物,表現為各式各樣的形態類型。它們的適應方式顯示在莖的木質化程度和生長高度,越過不宜季節長出新芽的分佈位置和保護器官,葉的大小、質地、形態和壽命,全植株的外貌和大小等方面。

  每種植物群落具有一定的種類組成和結構,後者是由可以共同生活的植物種選擇的結果形成的。每個群落的結構受光照和土壤等條件制約,按照生態特點差異分別在地上和地下排列成若幹層。通常有喬木層、灌木層、草本植物(包括小灌木、小半灌木)層和苔蘚地衣層4個基本層次。但有的群落可能一二個層次發育得很不好,甚至缺失,有的層還可以分出若幹亞層。每一層的生活型、種類組成以及覆蓋度也互有差異。一般來說,在環境條件優越的地方,植物的數量較為豐富,群落的層次結構較為復雜(例如熱帶雨林);在幹旱、嚴寒、鹽堿等惡劣生境條件下,則隻有少數生活型和少數植物種能夠適應,群落結構十分簡單。

  各種植物群落的種類組成差別很大。相似的地理環境可能形成外貌和結構相似的植物群落,但種類組成可能很不相同。因為不同地區植物區系形成的歷史是不一樣的。根據群落中各植物種的數量特征(多度、高度、覆蓋度等),及其在利用空間和資源、創建小環境方面所起作用的大小,可區分出優勢種和從屬種。在水熱條件優越的地方,發展成熟的群落往往出現多優勢種的情況,甚至優勢均衡化,優勢屬於許多種構成的集群。

  植物群落間彼此明確劃分,還是逐漸過渡,在植物群落學傢之間存在爭議。一種觀點認為:植物群落是一個內部植物間緊密聯系的整體,相鄰群落間過渡較窄,分界線清楚,在空間上呈現不連續性。另一種觀點強調群落內各植物種的獨立性,種內和種間個體的相互作用水平很低,各種群的數量取決於對生境的適應能力。不同種類生活在一起,是由於連續變化的環境中它們的生態幅度恰好在一定部位相互重疊。植物群落隨環境的漸變而排列形成連續體,群落間沒有明顯的分界線。這兩種觀點仍在繼續發展,並且不斷提出新的證據和意見。實際上,有些生境是截然改變的,例如水體岸邊、相鄰巖體的巖性、地形的明顯變化,使這些地方群落之間的過渡是截然發生的。但大多數情況下是從一個群落逐漸過渡到另一群落。一些學者則既承認群落內植物有緊密的相互關系,又同意個體成員仍保留個體性,因為在群落外面每一個種也可以生存。

  

參考書目

 R.H.懷梯克著,姚璧君等譯:《群落與生態系統》,科學出版社,北京,1977。(R.H.Whittaker,Communitiesand Ecosystems,2nd ed.,the Macmillan Co.,New York,1975.)

 D.米勒-唐佈依斯、H.埃侖伯格著,鮑顯誠、張坤等譯:《植被生態學的目的和方法》,科學出版社,北京,1986。(D.MuellerDombois,H.Ellenberg,Aims and Methods of Vegetation Ecology,John Wiley &Sons,New York,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