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被月球遮蔽的現象。月球在繞地球運行過程中,有時會走到太陽和地球中間,這時月球的影子落到地球表面上,位於影子裏的觀測者便會看到太陽被月球遮住,這就是日食。

日食的種類 月球的影子可以分為本影、偽本影和半影三部分。月球繞地球的軌道和地球繞太陽的軌道都不是正圓,所以日、月同地球之間的距離時近時遠。因此在日食時,觀測者有時可能在本影範圍內(圖1a),有時則可能在偽本影(本影的延長部部分)范圍內(圖1b)。在本影內,觀測者看到太陽全部被月球遮住,這稱為日全食(圖2);在偽本影內,則見月球不能完全遮住太陽,在太陽邊緣剩下一圈光環,這稱為日環食(圖3);在半影內,則見太陽的一部分被月球遮住,這稱為日偏食。

日全食

日環食

圖1 日食成因示意圖

圖2 日全食(1968年9月22日在新疆拍攝)

圖3 日環食(1976年4月29日在新疆拍攝)

  本影或偽本影在地面掃過的區域稱為日食帶。本影掃過的區域可以看到日全食,稱為全食帶;偽本影掃過的區域可以看到日環食,稱為環食帶。日食帶的寬度一般為幾十公裡至二、三百公裡。有時候地面正好在本影和偽本影交界附近,日食發生的開始或最後階段可以看到日環食,而中間地區則可以看到日全食,這種情況稱為日全環食。日食帶兩旁是半影掃過的區域,可以看到日偏食。看到偏食的區域遠比看到全食或環食的區域廣。如果本影和偽本影在地球鄰近掠過不接觸地面,隻有半影掃過地面,地球上就隻能看到日偏食。全世界每年最多可以發生5次日食,最少也要發生2次。根據1901~2500年的日食統計,每世紀平均發生日偏食82.5次,日環食82.2次,日全食67.2次,日全環食4.8次,共計236.7次。對於某一確定地點來說,平均每三年左右就可以看到一次日偏食,日全食則平均三百多年才能看到一次。圖4示明1973~2000年的日食路線。

  日食的過程 日全食分為五個階段:①月球圓面剛剛和太陽圓面相接觸時稱為初虧,這時日偏食開始;②初虧以後約一個小時,月球和太陽兩圓面相內切稱為食既,這時日全食開始;③月球圓面中心和太陽圓面中心最近時稱為食甚;④月球圓面和太陽圓面第二次內切稱為生光,這時日全食結束,從食既到生光一般隻有2~3分鐘,最長不超過7分半鐘;⑤生光以後約一個小時,月球圓面和太陽圓面第二次外切稱為復圓,日偏食結束(圖5)。日環食沒有食既和生光,而有環食始和環食終。日偏食隻有初虧、食甚和復圓。日偏食食甚的時候,太陽圓面視直徑中被月球遮住的部分稱為食分(以太陽視直徑為單位)。日全食和日環食的食分的定義是月球視直徑與太陽視直徑之比。日偏食和日環食的食分都小於1,日全食的食分則大於或等於1。

圖5 日全食的過程(1941年9月21日在甘肅臨洮拍攝)

  日食的條件 假如月球軌道跟黃道在同一平面,那麼每月逢朔就都要發生日食。實際上白道跟黃道平均有約5°9′的傾角,朔的時候月球有時在太陽的上方通過,有時在太陽的下方通過,並不是每次都可以遮住太陽而發生日食。隻有當朔時太陽離白道與黃道的交點在某一角度以內才會發生日食,這個角度稱為日食限。日食限是變化的,最小為15°4,最大是18°5。

  發生日食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月球在朔的時候,二是太陽同交點的距離在日食限以內。月球從朔到下一次朔是一個朔望月,平均長29.53059天。太陽從月球軌道的升交點(或降交點)再回到升交點(或降交點)是一交點年,平均長346.62天。朔望月與交點年的最小公倍數就和日食的周期有關。

  日食的周期 古代巴比倫人發現日食具有223個朔望月的周期。223個朔望月等於6585.3天,19交點年等於6585.8天,二者差不多相等。這223個朔望月,也就是18年零11天的周期稱為沙羅周期。例如1981年7月31日發生日全食,18年零11天以後在1999年8月11日也要發生日全食。但223個朔望月並不恰好等於19交點年,還有0.5天的差;223個朔望月也並不恰好等於整天數,還有0.3天的差數。因此,經過一個沙羅周期以後,在地面上看到的日食的情況也有變化。看到日食的區域也並不跟上一次看到日食的區域相同。

  中國漢代發現日食具有135個朔望月的周期。135個朔望月等於3986.6天,11.5交點年等於3986.1天,135個朔望月約合11年少31天。例如1981年7月31日發生日全食,135個朔望月以後在1992年6月30日也會發生日全食。

  中國古代日食記錄 中國古代有豐富的日食記錄。最早的一次是《尚書·胤征》記載的“乃季秋月朔,辰弗集於房……”古今中外的學者們對這次日食的具體年份推斷不一致,有的推算在公元前2165年,有的推算在公元前1948年,但一般都認為這是世界最早的日食記錄。《詩經·小雅》記載“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這是周幽王六年十月朔,即公元前776年9月6日的日食。《春秋》一書記載有日食37次,除極少數幾次還待考證外,已證明絕大多數都是正確可靠的。如不計甲骨文中的記載,從古代到清朝,史書中共有一千多次日食記錄。

  

參考書目

 朱文鑫:《歷代日食考》,商務印書館,上海,1934。

 唐漢良、餘宗寬:《日月食及其計算概要》,江蘇人民出版社,南京,1959。

 W.M.Smart,Textbook on Spherical Astronomy,6thed.,pp.386~401,Cambridge Univ.Press,Cambridge,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