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內或連年在同一塊田地上連續種植同一種作物的種植方式。

  在一定條件下採用連作,有利於充分利用一地的氣候、土壤等自然資源,大量種植生態上適應且具有較高經濟效益的作物。生產者通過連續種植,也較易掌握某一特定作物的栽培技術。但連作往往會造成多種弊害:①加重對作物有專一性危害的病原微生物、害蟲和寄生性、伴生性雜草的滋生繁殖。如馬鈴薯的黑痣病、蠶豆的根腐病、西瓜的蔓割病以及花生線蟲、大豆菟絲子、向日葵列當、稗草等的滋生都和連作有有關;②影響土壤的理、化性狀,使肥效降低;③加速消耗某些營養元素,形成養分偏失;④土壤中不斷累積某些有毒的根系分泌物,引起連作作物的自身“中毒”等。

  不同作物連作後的反應各不相同。一般是禾本科、十字花科、百合科的作物較耐連作;豆科、菊科、葫蘆科作物不耐連作。連作對深根作物的為害大於淺根作物;對夏季作物的為害大於冬季作物,在同一塊田地上重復種植同一種作物時,按需間隔的年限長短可分為3類①忌連作的作物。在同一田地上種1年後需間隔2年以上才可再種。如芋、番茄、青椒等需隔3年以上,西瓜、茄子、豌豆等需隔5年,亞麻則需隔10年後再種。②耐短期連作的作物。連作1~2年後需隔1~2年再種的,如豆類、薯類作物、花生、黃瓜等。③較耐連作的作物,可連作3~4年甚至更長時間。如水稻、小麥、玉米、棉花、粟、甘藍、花椰菜等,在采取合理的耕種措施,增施有機肥料和加強病蟲防治的情況下,連作的為害一般表現甚輕或不明顯。

  在一年多熟地區,同一田地上連年采用同一復種方式的復種連作時,一年中雖有不同類型的作物更替栽種,但仍會產生連作的種種害處,如排水不良、土壤理化性狀惡化、病蟲害日趨嚴重等。為克服連作引起的弊害,可實行輪作(水旱輪作)或在復種輪作中輪換不耐連作的作物,擴大耐連作的作物在輪作中的比重或適當延長其在輪作周期中的連作年數,增施復合化肥、有機肥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