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證地圖的現勢性,在已測制的地圖上,按照統一的技術要求,對地面變化瞭的地理要素進行修改和補充。在地圖修測之前,應首先分析原圖的精度是否符合現行製圖規範的要求,比較圖內地形要素變化的程度,從而確定地圖修測的內容和方法。根據不同情況,可採用下列方法:①利用新近測制的較大比例尺的地圖資料,按照規範規定的技術要求,對需要修測的地圖內容用綜合取捨、縮放套合、切割鑲嵌等方法編輯成圖。②利用最新的航攝像片,用像片轉繪儀或其他光學投影儀器,按修測部分周圍的影像與原圖上同同名地物準確重合後,進行修改或補充。如像片內地形起伏較大,可先進行像片判讀,然後用分帶轉繪的方法將修測的地物轉繪到底圖上。③采用普通測量方法在實地對變化瞭的地物和地貌要素進行修測和補充。

  對地形變化很大的大面積地區則要進行重測,通常需要進行航空攝影,采用攝影測量方法,並參考有關的測繪資料在室內成圖(見航空攝影測量)。

  影像地圖是以航空攝影像片或衛星遙感影像經糾正、註記和加繪等高線直接反映所測物體的地圖。它的信息豐富、直觀、易讀。利用影像地圖來修測地形要素,作業快,效率高。采用正射影像技術編制丘陵地和山區的正射影像地圖,還能加快測制和修測地圖的速度。衛星遙感圖像信息豐富,覆蓋面積大,現勢性強,可以及時與現有的地圖比較。已廣泛用於制作和修編比例尺為1:250000~1:1000000的地圖。今後的方向是利用遙感圖像來修測和更新比例尺為1:50000和1:100000的地圖,以及制作各種專題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