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學臨床中,凡影響通過視聽途徑的基本言語交際過程的病態現象屬言語障礙;而影響造句表意或理解他人言語含意等較高級過程的病態現象則為語言障礙。言語障礙是指視、聽、發音、書寫器官的器質性病變,以及發育性言語障礙如口吃和發不出某些輔音等等。語言障礙常見於發育期,如兒童學語遲緩,到瞭一般語言成熟時期仍達不到正常言語水準,也見於某些精神障礙。如大腦受損造成失語癥時語言和言語均有明顯障礙。語言能力是智力表現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在智力落後或智力發育不全、譫妄、癡呆等等情況下都見有語言障礙,這時並不單獨給出語言障礙的診斷。

  言語和語言障礙歷來是神經病學中一個引人重視的研究課題,1836年M.達克斯首先註意到左側大腦半球對言語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1861年P.佈羅卡由屍體檢查個案資料提出運動性言語“定位”於左半球第三額回的後部,接著C.韋尼克將左半球顳上回後三分之一部位同言語聲音的感覺聯系起來。當時他們的發現推動瞭一個探索大腦內各種不同言語中樞的解剖定位研究熱潮。但由於言語是復雜的認知活動,當時還不具備可靠的生理學、解剖學研究技術和缺乏較成熟的關於言語行為的心理學概念,因此,解剖定位研究實質上隻是籠統的把某類言語現象與某大腦局部組織直接掛鉤,其結果無法解釋復雜的多模式的臨床現象。與此同時,英國神經病學傢J.H.傑克遜提出應把失語癥看成是大腦行為結構在最高水平上的失調,他認為應從發生學觀點即結構的功能動態著手探討,這些觀點對以後的研究產生瞭深刻的影響。從19世紀中葉至今,有關言語和語言障礙的研究,不僅在深度上已由單純的探索言語中樞解剖定位的靜態研究,深入到功能動態的研究──言語的神經動力學。20世紀60年代以來,新興分支學科──神經語言學的出現是有關言語和語言障礙研究向縱深發展的標志,它利用語言學、心理學和神經病學的理論和方法,展開大腦言語機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