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國末期唯物主義思想傢、教育傢。名況,字卿,趙國人。約生於周赧王十七年,卒於秦王政九年。曾遊學於齊,在戰國時期最大的學術活動中心──齊國的稷下學宮“三為祭酒”。後赴楚任蘭陵令,著書終老其地。他批判總結瞭先秦各傢的學術思想,,形成瞭自己的唯物主義思想體系。他的思想對王充、范縝等有重要影響。荀子的心理學思想相當豐富而全面。在形神關系上,他提出瞭“形具而神生”(《天論》)的唯物命題。在心物關系上,他提出的唯物命題是:“精合感應”(《正名》),意即心理是外物的刺激所引起的人對它的反應;沒有“物感”和“人應”,心理是不會由形體即感官和心來自生的。他認為“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天論》),自然界有其運行法則,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但人能認識自然法則,“制天命而用之”(同上),強調瞭人的主觀能動性。他認為在世界萬物中,人是最可貴的:“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王制》)

  關於認識活動,他認為“征知必將天官之當簿其類然後可也”(《正名》),感官必須與外物接觸才能產生感性認識。他把客觀世界看成是認識的源泉,並認為“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各種感官都有其特殊的功能,不能互相代替。他還強調“心”(即思維器官)在征知中的作用:“心居中虛,以治五官”(《同上》),心支配感官,有綜合感覺的功能。但他把“心”說成是“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無所受令”(《解蔽》),把“心”的作用誇大到不受外界條件制約的地步。在《解蔽》中,他敘述瞭幾種視錯覺和幻覺,分析瞭其產生的原因,還舉瞭大小知覺恒常性的例子。對註意在認識活動中的作用也有論述,他說:“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心不使焉,則白黑在前而目不見,雷鼓在側而耳不聞”(《解蔽》)。在知行關系上,他認為“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儒效》),強調瞭實踐對認識的重要作用。

  荀子反對孟子的性善說,認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性惡》),善是後天人為而得到的。他批判瞭孟子先驗主義的良知良能說,強調教育的作用。他說:“幹、越(國名)、夷、貉(少數民族名)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他非常強調學習的重要,說“學至乎沒而後止也”(《勸學》),要活到老學到老。人的知識、才能是學習和實踐的結果。學習的根本途徑在於積累,他說:“故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旦暮積而為歲,……塗之人百姓,積善而全盡謂之聖人。”(《儒效》)他認為情和欲都出自人的天性,他說:“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質也;欲者,情之應也。”所以“情不可免”,“欲不可去”(《正名》),但卻可以節制和引導。他說禮樂可以調節人的性情,控制人的欲望。他也把情分為好、惡、喜、怒、哀、樂6種,兩極相對,共3組。這種觀點與現代心理學對情緒的分類大致符合。荀子的著作有《荀子》32篇,其中《天論》、《解蔽》、《正名》、《勸學》、《儒效》、《性惡》等篇的心理學思想最為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