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學習經驗對以後的學習產生影響及其將所學到知識應用於實踐的心理活動過程。學習遷移過程的研究與學校中課程的編制、確定教學目的和制定教學方法都有密切的關係。

  學習遷移有正向遷移、負向遷移、橫向遷移、縱向遷移等不同類別:先行學習的A科目對後續學習的B科目產生有效的促進作用,叫做正向遷移。先行學習的A科目對後續學習的B科目產生幹擾和阻礙作用,叫做負向遷移。先行學習的A 科目對難度大體屬於同一水準的後續學習的B科目產生有效的遷遷移,叫做橫向遷移。先行學習的A科目對不同水平的B科目的學習產生有效的遷移,叫做縱向遷移。

  有關學習遷移的學說主要有7種:

  形式訓練說 18世紀中葉,歐洲出現一種官能心理學,認為人的心理是由許多不同的官能所組成。這些官能包括:註意、記憶、知覺、想象、推理、判斷等能力。這一學說認為教學能對學生產生訓練作用主要在於訓練形式,而不在訓練內容。教學活動屬於記憶的形式,不管它的內容如何,總是有助於訓練記憶能力。教材具有推理活動的形式,也就有助於訓練推理能力。例如學習拉丁文和數學,都具有記憶、推理、判斷等心理能力訓練的形式。所以,隻要註意這兩門課程的學習,不必去註意語文的實用或與實際相結合的學習。人的心理的官能經過訓練後,就具有一種普遍遷移的能力,可以用到解決一切與它有相同或相屬性質的問題上。主張這種學說的人認為教學就是訓練人的心理官能,無論學習能力的培養,知識的增進,還是人格的形成,都可以通過學習希臘語、拉丁語、數學等主要學科來達到目的。他們認為,學習數學,有助於形成邏輯推理能力;學習歷史,有助於提高記憶力。他們要學生耗費很大的精力去死記條文、公式,以為這樣就可以訓練出普通遷移的能力,成為處理各種事物和解決各種問題的萬應靈丹似的能力。

  相同要素說 是20世紀初美國心理學傢E.L.桑代克和R.S.伍德沃思首先提出的。他們根據試驗結果得出這樣的結論:所以發生學習遷移,是由於練習課題與遷移課題之間有相同的要素;兩者之間相同要素越多,則遷移量也越大,反之,如果兩者之間的相同要素越少,則遷移量也越小。(見相同要素說)

  經驗泛化說 又稱共同原則說,是由美國心理學傢C.H.賈德提出的。這個學說認為,隻要學習者對他的學習經驗進行瞭概括,就可以完成從一個情境到另一個情境的遷移。也就是說,學生掌握瞭原理、原則,就能對新學習情境產生遷移的作用。(見經驗泛化說)

  分析概括說 由蘇聯心理學傢С.Л.魯賓斯坦提出的一種學習遷移理論。他認為,學習的遷移在於通過綜合的分析揭示出兩個課題之間本質上相同或類似的條件,產生對解決方法的概括。這種綜合的分析及其所導致的概括是學習遷移的本質。(見分析概括說)

  關系說 又稱轉換說,由德國心理學傢W.克勒提出的。他根據“認知-場論”於1929年用小雞、黑猩猩和幼兒為被試進行尋找食物實驗。讓被試在兩張紙中找食物,一張為淺灰色,一張為深灰色,食物總是放在深灰色紙上。被試必須學會隻有在深灰色紙上才能拿到食物。然後,再用一張更深的灰紙代替淺灰的一張,看被試是到總是放著食物的那張紙上去找,還是到更深的灰紙上去找。克勒認為,如果被試是到總是放著食物的那張紙上去(前後兩個情境中的相同要素),就證明遷移是由於相同要素。但實驗結果是被試到更深的那張紙上去取食物,這就證明被試不是對相同要素作反應,而是對關系作反應。被試的選擇不是比較刺激的絕對性質,而是由兩種刺激的相對關系所規定。

  學習定勢說 就學習而論,一個學生的學習遷移,往往受他的學習意圖或學習心向的影響,這就是學習定勢的作用。先行學習為後續學習準備瞭遷移的條件,或使後續學習處於準備狀態中,這就有利於遷移。在先行學習中改進學習的一般方法,學會“如何學習”,也能起到定勢的作用,有利於學習遷移。1949年,H.哈洛進行瞭動物實驗,證明瞭進行學習方法的學習,有利於形成學習定勢。他在猴子面前放瞭漏鬥和圓筒兩個刺激物,一個刺激物下放有食物,另一個不放任何東西。猴子偶然拿起其中一個刺激物,發現食物。這樣反復練習6次以後,再變換刺激物,也同樣經過6次辨別學習試驗,以後不斷變換刺激物,猴子選擇有食物的刺激物的百分比快速上升。這種現象,就是猴子形成瞭學習定勢。

  能力說 1971年H.J.克勞斯邁爾和R.E.裡普在他們所著的《學習與人類能力》一書中提出瞭這一理論,他們認為,先行學習中已具備瞭何種能力,後續學習中需要何種能力,都是學習遷移的根據。如果後續學習所需要的能力已在先行學習中學到瞭,或學到瞭一部分,這就容易產生遷移的效果。例如,小學生學會瞭11-3=8以後,再遇到新的題目23-9=?便可以根據借位原理作出回答。前後兩個題目可以完全不同,但所需要的能力則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