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和鞏固知識經驗的記憶過程,也是學習活動的初始階段。20世紀50年代末,出現兩種記憶系統的學說,即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短時記憶的材料經過加工(復述)或編碼可轉入長時記憶。也有人主張隻有一種記憶系統,認為所謂短時記憶隻是記憶的低級水準。但多數研究者主張兩種記憶系統的學說,並重視短時記憶的資訊如何轉入長時記憶的過程。這種理論對識記的研究提出新的觀點和課題。

  一些研究者在神經化學水準上對識記進行探索,他們認為識記是由神經化學學的作用使神經系統結構產生變化的結果。也有研究者在行為和心理水平上進行探索,認為識記是對輸入的信息進行編碼,是建立聯系、鞏固聯系的過程。在對當前信息編碼時,通常是借助於存儲在長時記憶中的知識經驗而進行的。

  類別 識記可根據識記時間的長短、識記的目的和聯系的性質加以分類。

  短時記憶的識記和長時記憶的識記 短時記憶的識記時間短,是以秒來計算的。例如,從電話簿上迅速翻閱一個號碼。在實驗研究中,這種識記材料一般隻呈現一次,約1~2秒鐘。短時記憶的識記能夠接受的材料為數有限。如不加以復述,很快就會忘掉。信息的編碼對短時記憶的識記有重大意義。長時記憶的識記以時間長、材料多為特點,在這種識記中,對識記材料的組織和對識記方式的安排,對識記效果具有重要的意義。

  無意識記和有意識記 按識記目的的有無,可把識記區分為無意識記和有意識記。無意識記是事先沒有預定目的、沒有經過特殊努力而進行的識記。許多事物是“自然而然地”記在頭腦裡的。人們的知識經驗相當大的一部分是由無意識記獲得的,但並不是所有經驗過的事物都能通過無意識記留在記憶裡。無意識記具有很大的選擇性,隻有那些在生活上有重大意義的和使人感興趣的事物,才比較容易記住。有意識記是事先有預定目的、並經過一定努力、采取一定方法進行的識記。在生活和教育中,有意識記更為重要,需要學習的知識、技能都必須進行有意識記。

  機械識記和意義識記 按識記的材料有無意義或學習者是否瞭解其意義,可把識記區分為機械識記和意義識記。機械識記是對沒有意義的材料或對事物沒有理解的情況下,依據事物的外部聯系而進行的識記。意義識記是在對事物理解的基礎上,依據事物的內在聯系,並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而進行的識記。

  影響識記的因素 識記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其中識記的任務和學習者的態度、材料的數量和性質、對材料的理解程度以及學習方法等特別重要。

  識記的目的 學習者的識記任務是否明確,對識記效果起關鍵性的作用。由於任務明確,全部識記活動都集中於這個任務,所以能收到良好的識記效果。如果沒有明確任務,一篇材料即使反復閱讀多次,在記憶中也不會保留多少。在學習中,除一般的提出“要記住”的任務外,還應明確具體的任務,以便集中精力,更好地完成識記任務。如果要求學習者保持的時間長短不同,識記效果就不一樣。比如,讓學生識記兩個故事,告訴他們第1個故事在次日檢查,第2個故事要長久記住。而實際上都在第4周檢查,結果第2個故事比第1個故事的識記效果要好得多。

  學習態度 在完成任務時如果識記的客體變成活動的對象、使學習者積極參加活動,獨立思考解決問題,識記效果通常就比較好。在一個實驗中,給被試一系列成對的句子,每對都符合一種語法規則,要被試指出每對句子的語法規則,並按照這種語法規則自己造一個句子,實驗時並不要求被試記住任何句子,但在第2天要他回憶主試給的句子和自己造的句子,結果是自己造的句子的識記效果比主試所給的句子高3倍。

  材料的數量和性質 一般說,要達到同樣識記水平,材料越多,平均所用的時間就越多。比如,被試識記12個無意義音節達到背誦水平,平均每個音節需時14秒,識記24個音節平均需時29秒;識記36個音節則平均需時42秒。在識記有意義的材料時,平均時間的增加不如無意義音節那樣顯著,但趨勢相同。識記效果還受材料性質的影響。一般說,成人對語文材料識記效果較好,兒童對直觀材料識記效果較好。中國心理學傢對詩歌和散文的識記進行瞭比較研究,結果表明,詩歌比散文識記需時短,再現數量也多。

  復習在識記中的作用 識記需要復習。孔子早就提出瞭“學而時習之”這一著名的學習格言。19世紀德國心理學傢H.艾賓浩斯作瞭系統的實驗,也證明瞭這條基本的學習規律。實驗結果表明,為瞭要把材料牢固地記住,必須在學習過後立即復習。而且復習效果不單決定於復習的次數,在很大程度上還有賴於如何組織復習。如果復習時把一部分時間花在試圖背誦上,可以提高復習效果。中國心理學傢還對集中復習和分配復習進行瞭比較。在一個實驗中,將被試分為4組,識記4個各有12個無意義音節的字表,每個字表都識記10分鐘。第1組連續誦讀20次;第2組隔30秒鐘讀1次,共讀10次;第3組隔30秒鐘讀1次,共讀7次;第4組第1、2兩次隔90秒鐘,第2次以後隔120秒鐘讀1次,共讀5次。如按末次成績計算,1~4組正確識記的音節數為:4.83,4.13,4.03,3.25。復習次數多的成績較好。如按第5次的成績計算,1~4組的數字為:1.75,2.58,3.08,3.25。分配復習優於集中復習。在實驗的全部時間裡,兩次復習之間的時間間隔越長,成績越好。一般說,分配復習優於集中復習,但優異程度取決於許多因素,如材料的意義性、組織形式、難易程度、學習階段等等。概括起來有如下幾點:①在識記意義大的音節時兩種復習的差別不如在識記意義小的音節時顯著。②在識記對偶字表時兩種復習的差異遠不如在識記系列字表時的差異顯著。③識記難度大的材料時比識記難度小的材料時分配復習更優於集中復習。④在識記不同階段,分配復習都優於集中復習,但初期的差異比後期的更為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