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子葉植物綱薔薇亞綱檀香科(Santalaceae)的1種。常綠小喬木,營根部寄生。葉對生,卵狀橢圓形,全緣。圓錐花序狀聚傘花序,長2~4釐米;花兩性,花被鐘狀,小,花被裂片4;雄蕊4;具花盤,子房半下位,花柱1。核果近球形,直徑約1釐米。生長於熱帶。分佈於印度、馬來西亞、印尼和太平洋東南部島嶼;以印度種植最多。中國歷來進口檀香木,現已有栽培。

  檀香雖有根系,但自幼苗起其根必需寄生在適合的樹種的根上,吸取寄生的氮和和磷後,才能正常生長。莖部心材香氣馥鬱,叫檀香木,有重要的經濟價值。邊材白色無香味。長至20年的樹,才有足夠的心材,通常將30~60年齡的植株用連根拔的方式采收;根部亦含有檀香油。

  商品檀香木的來源,除本種外,目前著名的有斐濟產的斐濟檀香,澳大利亞產的大洋洲檀香;此外,一些植物可作檀香木的代用品,如中國的沙針。檀香木可制作各種細木工和雕刻工藝品,並長期保留香氣,如中國著名的檀香扇。莖和根為線香的香料;也可作藥,有理氣、和胃之效;蒸餾莖和根,可得芳香的檀香油,其主要成分為檀香腦(Santalol,C15H24O),用於配制香水和做檀香皂的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