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翅目短角亞目的1科。通稱盜虻。兩複眼間的頭頂向下凹陷;觸角3節,末端具1端刺;足長,爪間突剛毛狀。世界性分佈,在林區種類較多,世界已知400多個屬,4761種。中國已知200種,估計有400種以上。成蟲體長5~50毫米。有的短粗,有的細長,被毛或鬃,極少裸。體黑色,灰色,淡黃色,淡灰色,淡紅色,有的具金屬綠色、藍色光澤。頭部具細小的頸,可活動,觸角向前方伸展,第三節延長,具1~2節端刺或粗壯的觸角芒。單眼3個,著生於瘤狀體上。喙長於頭、堅硬,刺吸式口器。。下顎須1~2節。胸部發達而拱起。足強壯多鬃,3對足能抱握,適於捕捉,爪墊大。翅狹長,透明或污濁,有2~3個亞緣室,4~5個後室,第一、第四後室和肘室開放或閉合。腹部雄蟲由6~8節組成;雌蟲有5~8個腹節。

  完全變態,一年或兩年完成一個世代。幼蟲有5~8個齡期。幼蟲和成蟲均捕食其他昆蟲;成蟲在自然界中飛翔時捕食蠅類、蝗蟲、蝽象、蛾蝶、甲蟲、蜂類等,捕食的大部為植物的害蟲,常視為有益的天敵昆蟲。但在養蜂地區,捕食蜜蜂,有一定的為害。對同類有自相殘殺的現象。幼蟲生活在土中、枯枝落葉或腐爛的木材中,捕食其他昆蟲,如地下害蟲蠐螬。

  本科分4個亞科:①細腹食蟲虻亞科,下顎須僅1節。翅無翅瓣,緣室開放。身體上的毛和鬃稀少,第2後室基部尖銳。爪較長,無爪墊。腹部極細長,由8節組成,產卵管端部無冠刺。後足很長,腿節和脛節或多或少呈棒狀加粗。胸部背面僅具溝前鬃和翅前鬃各一根。②食蟲虻亞科(見圖),下顎須僅1節,觸角頂端微節具觸角芒。中側片鬃缺如。後胸背板側胝具鬃或毛,翅的緣室封閉,具柄。粗壯的種類,體多鬃或毛,爪具爪墊。雌蟲產卵器末端常具冠刺。③毛食蟲虻亞科,下顎須2節,翅的緣室閉合或具柄。爪具爪墊。胸部的中側片具鬃。後胸背板側胝有或無鬃或毛。喙左右或背腹側扁,成蟲被鮮艷的毛,體具金屬綠色,藍色,有明顯的擬態色彩。④鉤脛食蟲虻亞科,下顎須2節,翅的緣室一般開放,極少數種類緣室在翅緣封閉。胸部的中側片具鬃,如果付缺,則後胸背板側胝具鬃或毛。前足脛節端部常具爪狀突出物或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