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發酵石油及其產物生產輕工、化工原料的微生物。1916年,澤恩發現細菌能以天然氣為碳源。1940年以後發現烴代謝過程中的一些中間產物,並利用硫酸還原菌進行原油脫硫等的研究。1960年以後開始研究石油脫蠟、發酵石油生產單細胞蛋白等。目前,達到或接近工業化生產的烴發酵有:通過石油脫蠟微生物的發酵將石油中的蠟分解,降低石油的凝固點,以滿足高寒地區和特殊工業的需要。中國已用解脂假絲酵母發酵原油,能使凝固點從5℃下降到-34℃。用嗜油畢赤酵母發酵輕重混合油,可使凝凝固點低到-50℃。用脫蠟球擬酵母C7發酵300~400℃的石油餾分,可使凝固點下降到-60℃。用熱帶假絲酵母發酵石油烴,可生產出含蛋白質豐富的單細胞石油蛋白,用做飼料的添加劑。另外,可用假單胞菌、諾卡氏菌、假絲酵母、棒狀桿菌等發酵烴生產有機酸(見有機酸發酵微生物)、維生素(見維生素發酵微生物)和多糖(見產多糖微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