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鱉目棱皮龜科棱皮龜屬的1種。又稱革背龜,革龜,燕子龜,舢板龜。分佈於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水區域。中國南海、東海、黃海均有分佈。是龜鱉類中最大的種類。全長可超過2米,一般重300千克,最重可達800千克。體表皮膚革質,無角質盾片。頭大,頸短,頭骨顳區完整。齶緣銳利,上齶前端有兩個三角形大齒突。脊椎骨和肋骨不與背殼癒合。無整塊背甲,由許多細小多角形骨片排列成行,緊貼在表皮上。其中最大的骨片排列成7縱行,突出成7條縱棱。縱棱向後延伸並集中,末端呈尖形。腹腹部也有類似的縱棱5行。四肢槳狀,無爪。前肢特別發達,長為後肢的兩倍左右。成體的後肢與尾之間有蹼相連。新生仔的頭背和側面有對稱的鱗片。身體和四肢皆覆以不規則的多角形鱗。成體背暗褐或灰黑色,具暗黃或白色斑點。腹部灰白色。幼體背灰黑色。背上縱棱和四肢的邊緣為淡黃或白色。腹部白色,有黑斑。全年產卵,主要在5~6月。產卵時在近海沙灘挖穴,穴深約1米,每產90~150枚,卵徑50~60毫米,埋於沙下,經65~70天孵化。以腔腸、棘皮、軟體動物、節肢動物以及魚、海藻等為食。本身肉質粗糙,但卵味美。浮泳力強,可隨暖流北上達溫帶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