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教義。樸,指“本真”,“抱樸”即抱守本真,不為物欲所誘惑,不為世事所困擾。葛洪《抱樸子外篇·自敘》稱:“洪期於守常,不隨世變,言則率實,杜絕嘲戲,不得其人,終日默然。故邦人咸稱之為抱樸之士。”

  《老子》中有“樸”的概念,原指未經加工的木材,引申為“道”的質樸狀態。道教沿用“抱樸”一詞並加以衍化。《老子想爾註》稱“樸”為道之“本氣”,“人行道歸樸”,就能與道相合。《抱樸子內篇》也認為道傢之教,使人精神專一,“務在全大宗宗之樸,守真正之源”。“抱樸”亦成為道教徒的人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