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9世紀初在歐洲各地先後興起的反對宗教蒙昧主義,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思潮。英國的F.培根、T.霍佈斯、J.洛克及德國的G.W.萊佈尼茨、C.沃爾夫、G.E.萊辛(1729~1781)、J.G.赫爾德(1744~1803)都可以稱為啟蒙思想傢。18世紀啟蒙思想在法國波及最廣,持續最久,因此有“啟蒙時代”,之稱,其主要代表有伏爾泰、孟德斯鳩、J-J.盧梭、百科全書派哲學傢以及G.B.de馬佈利(1709~1785)、摩萊裏等。

<

  一般來說,啟蒙思想有以下兩大特點:①反對宗教蒙昧主義,宣揚理性與科學。啟蒙思想傢們認為,社會所以不進步,人民所以愚昧不幸,重要原因之一,是宗教勢力對人民精神的長期統治。為要改變這種局面,啟蒙思想傢樹立瞭理性和科學的權威。他們宣稱:人的理性是衡量一切、判斷一切的尺度;不合乎人的理性的東西就沒有存在的權利,如神學、基督教道德等等應該統統打倒。他們主張傳播科學知識以啟迪人們的頭腦,認為以經驗為檢驗真理的標準的科學能夠使我們正確認識自然,增長知識,破除迷信,從而增進人類的福利。②反對封建專制制度,宣揚民主與法制。啟蒙思想傢們認為,封建專制制度扼殺自由思想,造成社會上的不平等和文化經濟上的落後。因此,他們大力宣揚“天賦人權”,主張人民參與政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張以法律規范人的行為來結束使人陷於不幸的專制統治局面。

  歐洲啟蒙思想,特別是18世紀啟蒙思想所宣揚的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對1785年北美的獨立戰爭、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以及19世紀歐洲各地爆發的一系列資產階級革命都產生瞭直接和深遠的影響。它在政治思想史上和人類歷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啟蒙思想傢們由於所處的階級地位不同,他們的思想也有保守和激進之分。例如,伏爾泰和孟德斯鳩代表大資產階級的利益,主張君主立憲,不主張政治上的劇烈變革;出身第三等級的盧梭,民主主義傾向比較突出,他的思想激進,蘊含著革命的火種。啟蒙思想盡管在歷史上起過重大的進步作用,但並沒有越出資產階級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