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本主義國傢或某些發展中國傢由一個政黨長期執政的政黨制度。不同國傢的一黨制的形態、形成和發展的社會歷史條件各不相同。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西斯國傢普遍實行法西斯獨裁的一黨制。這種一黨制是資本主義國傢政治危機的產物,是壟斷資產階級無法以資產階級民主制形式來維持其統治時所採取的一種極端的專政形式和政黨制度。在法西斯國傢裏,法西斯黨壟斷國傢政權,不允許其他政黨合法存在和進行政治活動。如1926~1927年年,意大利爆發瞭經濟危機,階級矛盾尖銳,1926年以B.A.A.墨索裡尼為首的法西斯政府頒佈瞭一系列“非常”法令,取締瞭除國傢法西斯黨以外的一切政黨和工會組織。1928年又頒佈法令,實際上取消瞭議會制度,法西斯黨的大法西斯委員會被宣佈為黨和國傢的最高機關,正式確立起法西斯獨裁的一黨制。之後,A.希特勒在德意志第三帝國也建立瞭納粹黨的一黨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大政翼贊會軍國主義政權和西班牙長槍黨的佛朗哥政權實行的都是法西斯專政的一黨制。戰後,法西斯主義國傢被摧毀,法西斯一黨制隨之消亡。

  戰後,取得民族獨立的一些發展中國傢(主要是非洲國傢)也實行一黨制。這些國傢具體國情不同,一黨制的形成過程和具體表現也各不相同:有的由於在爭取獨立的過程中就是由單一的政黨領導(如莫桑比克解放陣線黨、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 -勞動黨等);有的是在取得獨立後,將原有的一切政黨合並為一個政黨(如坦桑尼亞革命黨);有的在法律上不允許其他政黨合法存在,或者通過軍管、取消原有的一切政黨,然後再建立一個唯一合法的政黨(如紮伊爾人民革命運動等);有的在法律上雖然允許其他政黨合法存在,也可以參與競選和議會活動,但在事實上,政權長期由一個政黨單獨掌握(如新加坡人民行動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