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學理論之一。有狹義和廣義兩種。

  狹義的理性選擇理論強調人在政治活動中是有理性的,總會在若幹行動方案中選擇較為有利的方案。在這種前提下,對於選擇起決定作用的就是選擇的技術以及選擇時所依賴的知識和情報。理性選擇理論強調選擇的理性,主張選擇必須盡可能運用嚴謹而周密的科學分析方法,在決策分析中被稱作科學主義的決策分析。

  廣義的理性選擇理論包括狹義的理性選擇理論和對它提出批評而發展起來的的各種政治選擇理論。其中最重要的是美國的H.A.西蒙的有限理性理論和C.林德佈洛姆的漸進選擇理論。有限理性理論吸收瞭K.J.阿羅等人的社會選擇理論,對傳統的理性選擇理論提出詰難,認為政治選擇者的理性是有限的,選擇者(包括個人和政治機構)的知識能力、信息質量以及行為條件都是有限的。不僅如此,選擇者的理性之間往往也是互相沖突的,即便選擇者個體都能合理地做出選擇,但整個社會層次的選擇效果卻很可能是不合理的。為此,有限理性理論認為,有時應該以“比較合理”作為選擇的標準,而不是以“絕對合理”為標準。漸進選擇理論更多地是從選擇的結果方面展開的。它認為選擇的結果往往並非由選擇者的理性和願望決定。選擇是選擇參與者之間的妥協,達到為大傢都能接受的折衷方案。在這個過程中,理性能力常常是不能發揮作用的。有限理性理論和漸進選擇理論在選擇的社會層次上發展瞭傳統的理性選擇理論,但並沒有否定它,因為隻有當選擇超出個體層次時才存在“有限”和“漸進”的問題,而實際上,“有限”、“漸進”等正是整體選擇有理性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