А.Н.拉吉舍夫

  俄國18世紀末革命活動傢、思想傢。1749年8月31日生於薩拉托夫省庫茲涅茨克縣的一個地主傢庭。1767年赴德國萊比錫大學學習,深受J.-J.盧梭和C.-A.愛爾維修等人的思想影響。回國後曾任樞密院記錄員、駐彼得堡堡師團司令部的軍事法律顧問等職。1790年因發表抨擊沙皇專制制度的著作《從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記》被判流放西伯利亞10年。1801年亞歷山大一世上臺,拉吉舍夫回到彼得堡,參加法律編纂委員會。因他堅持改造現存制度的主張,遭到權貴們排斥。1802年9月24日服毒而死。《自由頌》(1783)是他的另一主要著作。

  拉吉舍夫以法國啟蒙思想傢的天賦人權、契約論為武器,揭露和批判瞭專制制度和農奴制。指出專制制度和農奴制是產生一切罪惡的根源,應徹底廢除這種違反人類本性的黑暗制度。他深信自由必然產生於深重的奴役之中,人民革命一定會到來。他勾畫瞭一幅自由民主共和國的藍圖,在那裡人民執掌權力,耕者有其田,發展農業工商業,普及教育,實行自由勞動,自由貿易,人人平等。他認為這個理想社會必須通過革命的途徑來實現,因為沙皇絕不會自動放棄權力。他號召農民起義,用暴力推翻專制制度。

  拉吉舍夫是俄國十二月黨人和革命民主主義者的思想先驅,他的思想影響瞭俄國後來的革命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