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收集、處理、輸送和利用財務資料,對經濟活動進行核算和監督的一種管理活動。它是財務行政管理的重要環節。中文“會計”一詞還指擔任會計工作的人員。

  沿革 在西方國傢,15世紀形成瞭複式記帳理論,標誌著近代會計的產生。19世紀以前“會計”一詞指利用帳簿對收支活動進行記錄、計算。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從填制憑證、登記帳簿到編制和解釋報表等一系列帳務處理程式和相應的理論形成以後,“會計計”一詞才廣泛用於實踐和學術領域。20世紀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近代會計經歷瞭不斷改革和提高的過程,主要表現在傳統會計的帳務處理程序進一步向標準化、規范化、通用化和理論化的方向發展。50年代至60年代中後期,西方發達國傢的會計為適應現代管理的需要,在成本會計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瞭管理會計體系。在充分發揮會計信息反饋作用的前提下,開拓瞭“服務經營、參與決策”的新領域。進入70年代以後,會計為政府宏觀經濟管理服務的問題,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另外,當今會計記帳、憑證、帳簿、報表和成本計算分析中,已廣泛應用數學和現代計算技術,現代會計日趨科學化。

  中國古代就有“會計”一詞。從周代開始,設置“司會”官職,為封建皇朝掌管財務賦稅,進行月計、歲會。焦循《孟子正義》中有“零星算之為計,總合算之為會”,也就是記零帳和匯成總帳的意思。以後逐漸發展成為傳統的中式簿記。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會計出現瞭兩種情況:一種是全盤輸入西方國傢的會計,另一種是沿用和改良中國傳統的會計。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中國吸收瞭蘇聯會計理論的有益部分,改造瞭舊式記帳法,創造錢物收付記帳法,增減記帳法等,以記帳憑證和匯總記帳憑證代替日記簿,應用和發展瞭復式記帳法,以分類帳簿為中心環節,形成現行的會計制度。根據“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和“滿足需要、簡便易行”的原則,采取自上而下,上下結合的辦法制定各項會計制度。由財政部和中央有關主管部門(總局)協同制定全國性的會計制度,分為總預算會計(各級財政部門核算,反映和監督總預算執行)和單位預算會計(各級行政事業單位核算,反映和監督單位預算執行),包括綜合性的會計制度。關於會計業務方面的制度和會計人員方面的制度,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全國統一的會計制度,結合本地區具體情況,制定適應各地區和各部門的會計制度的實施細則,企業、事業、機關等單位,根據國傢規定的統一會計制度,結合本單位經營管理方面的要求和會計核算組織的方式,制定具體的實施辦法。政府會計與企業會計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基本一致,但也各有特點。政府會計以核算、反映和監督國傢預算情況為任務,以收付實現制為結帳基礎,核算收支不計算成本。企業會計是反映和監督生產、流通領域經濟活動的工具,以實現的利潤作為核算收入的基礎,必須進行成本核算。

  作用 主要有:①積累可靠的核算資料,反映和監督政府機關、企業、事業單位財務收支和經濟活動的真實情況,為檢查計劃執行情況,編制新的預算提供數據;②加強經濟核算,促進增產增收,節約開支,提高資金利用的經濟效果;③控制各項財產使用的全過程,加強對各項財產、物資、貨幣、資金的管理,保護國傢財產的安全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