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逝世後繼續執掌政教大權者的稱謂。原意為代理者、繼任人。《古蘭經》說,安拉創造人祖阿丹及以後的先知、善人均為他在“大地上的代理者”。故哈裏發還有替安拉治世之意。中國有些地區穆斯林把門宦創始人的繼任者也稱為哈裏發。

  穆罕默德在世時自稱是“安拉的使者”和“啟示”的宣佈者,但又是麥迪那政權行政、司法和軍事最高領袖。去世後,他的繼任者艾卜·伯克爾自稱“安拉使者的哈裏發”,除不能以安拉的名義宣佈啟示外,行使瞭穆罕罕默德擁有的一切宗教和軍政大權。於是哈裡發便成為麥地那伊斯蘭政權最高統治者的專門名稱。此後歐麥爾、奧斯曼、阿裡先後經協商推舉,相繼為穆罕默德的直接繼任人,他們和艾卜·伯克爾一起被稱為四位正統哈裡發。伍麥耶王朝首任哈裡發穆阿維葉,於去世前一年(679)提名其子葉基德繼任,改變哈裡發的選舉制為世襲制。繼伍麥耶王期之後的阿巴斯王朝、法蒂瑪王朝、西班牙伍麥耶王朝的歷代哈裡發,都實行世襲制。

  1258年,阿巴斯王朝最後的哈裡發穆斯臺爾綏姆被蒙古旭烈兀軍隊殺害後,哈裡發作為伊斯蘭國傢最高政治和宗教領袖的職位基本上不復存在。在埃及馬木魯克王朝時代,蘇丹們為瞭使自己的王冠得到宗教的保護,哈裡發在名義上保存瞭250年之久,哈裡發的名字也被鑄在貨幣上,但其職能僅僅是主持蘇丹的加冕典禮、大的宗教活動以及接見宗教學者和在聚禮時為蘇丹祈福,在政治和軍事上已沒有權力和影響。奧斯曼帝國初期,歷任蘇丹都未輕易采用哈裡發的頭銜。後來雖然有人出於恭維和頌揚,曾稱第九任蘇丹賽利姆(1512~1520在位)為哈裡發,但他本人也從未使用。18世紀,奧斯曼帝國受到西方殖民主義者的侵略和瓜分,為瞭聯合穆斯林對付共同的敵人,表明自己在伊斯蘭世界享有最高權威,開始按哈裡發舊有的概念(即對全體穆斯林有控制權)使用這一稱謂,並見諸正式外交文書。1920年協約國簽訂《塞夫勒條約》瓜分土耳其,印度等國的穆斯林曾掀起瞭保衛伊斯蘭教政教領袖哈裡發運動。土耳其資產階級革命成功後,實行政教分離。1924年3月宣佈廢除哈裡發。延續瞭1300多年的哈裡發制遂告終結。此後,有些伊斯蘭教學者和泛伊斯蘭主義者先後在麥加和開羅等地召開泛伊斯蘭代表會議,研究恢復哈裡發問題,均未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