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孔德

  法國思想傢、社會學傢,實證主義的創始人。1798年1月19日生於蒙彼利埃一個稅務官傢庭。1818~1824年任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傢C.-H.de聖西門的秘書。後主要靠教書和著述謀生。1848年創建“實證哲學協會”,形成實證主主義學派。1849年建立“人道教”教會,自任大主教,1857年9月5日去世。主要著作有《實證哲學教程》(1830~1842)、《實證政治體系》(1851~1854)、《主觀的綜合》(1858~1861)等。

  孔德認為,科學知識必須以“實證的事實”即經驗事實或經驗現象為基礎,至於現象之外的本質和終極原因是不可能被認識的。主張將人類認識的發展分3個階段,即神學階段、形而上學階段和實證階段;與此相適應,人類社會的發展也分3個階段,即神學的軍事時代、形而上學的法學傢時代和科學的工業時代。把社會學劃分為“社會靜力學”和“社會動力學”,並把“秩序”與“進步”作為其社會學說的兩個基本概念。

  孔德認為,以往的政治學都是以想象為基礎的臆測的政治學,主張建立以觀察為基礎的實證政治學。他把人的本能分為個人本能和社會本能。認為社會起源於人的社會本能,真正的社會單位是傢庭,傢庭關系由傢長來調節,社會關系則由政府來調節。政府的使命在於培養人們的社會感情,保證社會的秩序與進步。主張在工業時代,精神權力由實證科學傢行使,世俗權力由以銀行傢為核心的資本傢集團掌握。資本傢和工人都要以仁愛之心相待,協調合作,共盡義務。他反對以個人為中心的道德,倡導以人類為中心的道德,試圖通過對“人類”的崇拜和信仰,通過對偉大人物所具有的美德和所體現的基本人性的熱愛,激發人們的同情心,提高人們的社會感情,實現社會的和諧與團結。

  孔德的實證主義思想在19世紀中後期廣泛流傳於法、英、美等國,20世紀西方的科學哲學、社會學、法學、行為主義政治學等都深受其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