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道德經》。中國春秋戰國時期道傢思想的代表著作。關於《老子》一書的作者有不同說法,一般認為是春秋晚期的老聃(後人尊稱為老子)及其後學所作,也有人認為是戰國時人假託老子之名而作。《老子》全書81章,5000餘言,分上下篇,上篇道經37章,下篇德經44章。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老子》則德經在前,道經在後,與傳世本不同。

  《老子》的核心範疇是道。道是客觀世界的本原,它“先天地生”,“可以為天下母”(《老子·二十五章》),獨立立於物質世界而存在,道的基本屬性是自然。《老子》認為,人、自然界與道的關系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同前)。《老子》關於道的思想認識奠定瞭其政治思想的理論基礎。

  《老子》的政治理想是小國寡民的社會。在那裡“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人與人之間沒有復雜的社會關系,“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老子·八十章》)。為瞭實現其政治理想,《老子》主張無為而治,“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二章》)。其基本內容是: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以智治國,實行愚民政策。無為政治的目的是使民眾無智無欲,達到無不治的境界。《老子》對當時政治現實和倫理道德持批判態度,認為戰爭是天下無道的表現,民眾貧困是統治者賦斂過重的結果。

  在政治策略上,《老子》強調柔弱勝剛強,認為天下最柔軟的東西,可以攻克天下最堅硬的東西,作者指出:“守柔曰強”(《老子·五十二章》),“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七十六章》)。

  《老子》提倡無私、謙虛、退讓的人生哲學。作者根據其社會生活經驗告訴人們“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七章》)。又說:“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老子·二十二章》)。

  《老子》書中充滿瞭樸素辯證法思想。作者從社會上人事的升降浮沉中,看到瞭事物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關系,指出“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老子》宣傳的是弱者保自己、求生存的政治哲學,書中精華與糟粕並存,為以後的思想傢、政治傢留下很大的研究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