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國傢為實現某種特殊利益而對政府施加政治影響和壓力的團體或組織。西方一些學者認為,當利益集團成為政治角色,企圖影響公共決策方向和公共權力的運用,使自己獲得好處的時候,它們就成瞭壓力集團。壓力集團是維護特殊利益,實現特定目標的工具。其首要特徵是參與政治過程,影響公共政策,但並不謀求正式控制政府。壓力集團運用各種手段,通過多種途徑,影響政府及其公共政策。其主要活動集中在選舉、立法、行政和司法等領域:①壓力集團在選舉活動中,積極為自己支持的候選人進行競選活動,,爭取自己利益的代表者入選,更好地保障自己的利益。美國在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現瞭由一些企業、行業協會或政治觀點相近的人建立的政治行動委員會(有的叫政治委員會或政治教育委員會)。它們在選舉中從財政上、道義上支持符合自己利益的候選人。它們是不同利益集團影響民主黨和共和黨競選的工具。1974年《聯邦競選法》規定,政治行動委員會可以向候選人提供不超過5000美元的捐款,而一個候選人從多少個政治行動委員會接受捐款則不受限制。此後,政治行動委員會作為合法的捐款組織在美國的影響日益增大,數量也日益增多,80年代中期,大約有3000多個這類團體。在西方國傢,候選人如果沒有政黨和壓力集團的支持,是不可能獲勝的。②壓力集團在立法機關活動,竭力促使議會通過符合其利益的議案,阻撓和反對不符合其利益的議案。壓力集團影響立法的方式是多樣的,通過院外活動集團進行活動是其主要方式之一。如美國塔夫脫 -哈特萊法,就是由全國制造商協會及美國商會內部草定,然後花費1億美元的活動費,通過院外活動而得到通過的。③影響行政機關制定和實施有關政策。壓力集團對政府官員的任命、政府的決策、政府計劃的實施都十分註意,力圖施加影響,使其對自己有利。④壓力集團的活動還深入到法院,不僅力圖影響法官的任命,而且通過提出訴訟,竭力向法院陳述自己的觀點,影響法院的判決。某個壓力集團如果未能在國會阻止不符合自身利益的法律通過,它就會以各種理由,例如以這項立法不符合憲法原則為由向法院提出訴訟。⑤壓力集團還通過通訊工具,報刊、電視、廣播等一切現代技術來影響輿論,以對政府施加壓力。

  各種壓力集團之所以活躍在資本主義國傢政治生活中的最根本原因是:隨著資本主義壟斷的高度發展,社會各階級、集團的利益矛盾和沖突進一步激化,推動利益集團形成並積極參與政治;政府直接幹預經濟生活,行政權力的擴大,也影響瞭社會各階級、階層和集團的利益,刺激瞭各種利益集團參與和影響公共決策;壓力集團的發展同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的缺陷有關,以地域為基礎選舉出來的議員,難以代表跨地區的企業和不同的行業、職業的共同利益,資產階級政黨雖然對維護資產階級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起瞭很大作用,但難以保障各種特殊集團的利益,而壓力集團則為這些需要作瞭補充。同時,科學技術的進步為壓力集團的形成和活動提供瞭物質條件,特別是通訊技術的革命,促進人們的思想交流及社會信息流通,為人們瞭解和參與政治提供瞭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