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傢宣導的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政治主張的簡稱。中國古代把政治倫理化的一種理論。

  《禮記·大學》提出:“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傢;欲齊其傢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後傢齊,傢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

  《大學》提出的這套主張,是對孔子宣導的“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和“修己以安百姓”理論的系統發揮。所謂修身就是是按照仁、義、禮、智、信、忠恕、孝悌之道進行個人修養,規范自己的言行。個人具備瞭合乎這些要求的修養,才能使傢庭成為良好的傢庭,使人人都具有孝、悌、慈的品質,能正確地事君、事長和使眾,從而形成“一傢仁,一國興仁”的局面。《大學》特別強調統治者的模范作用。它認為統治者如果帶頭實踐仁、義、禮、智、忠恕、孝悌之道,天下就太平瞭。還指出:“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孝敬)老,而民興孝;上長(尊敬)長,而民興悌;上恤孤,而民不倍(背棄)。”

  以個人修養為基礎的修齊治平理論有兩種含義:一是從控制每一個人、每一個傢庭出發,以達到強化封建統治的目的;一是告誡統治者要以身作則,推己及人,以實現天下太平的目的。有權的統治者自然可不理會“聖人”們的告誡,而無權無勢的老百姓卻不能不接受聖人們帶有強制性的教諭。修齊治平的理論實際上成為統治者控制人民的麻醉劑。南宋的朱熹作《大學章句》,並將《大學》列入《四書》,使之成為“修己治人”、“化民成俗”(《四書章句集註·大學章句序》)的政治教科書,使修齊治平理論產生瞭廣泛的影響。